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江南冬雨(2 / 2)




“什么母亲大人,真是折煞人了!快起来吧!真是,科举合格之后连说话都变了!这儿不是官中,叫娘就行了!”



“您真是一点都没变,娘!”



“快进来吧!到爹的遗像面前行个礼吧!”



子温的母亲姓梁,名红玉。在子温向墙上那个穿着甲胄、英姿焕发的武将画像行礼之后,两人来到了桌边。



“孩儿这次受了光禄寺丞之命,终于回到了杭州。”



这个“寺”指的并不是佛教寺院.而是官厅。光棍寺为宫中负责宴会的官厅,而“丞”则是长官的补性,因此是负责宴会的秘书官。但这并不简单,宫中的宴会可是重大的国事,不论古今中外皆然,而且光禄在汉朝也是负责整座皇官的安全要务,当然子温的时代也有这样的一面。



“这么说你被叫回临安府的,这很好呀!”



“不只是孩儿一人,大约有二十人都回归临安府了!时代已经变了!”



“不是时代变了,而是人变了!到底官中发生什么事?”



梁红玉心中已经有了推涮,不过子温的回答则毫无迟疑:



“这件事还没有正式公布,不过,丞相死了!”



“哦!这个老奸物终于死了,真是可喜可贺!”



“唉!人都是会死的!你爹死了,而像丞相这样的奸人又怎能瞒骗过阎罗王而不死呢!”



说者拍拍儿子的肩:“你爹若是地下有知,大概会把丞相抓起来送他几记铁拳吧!可惜,我没法儿在旁边叫好就是了!”



子温的父亲就是韩世忠,是南宋初用的武人,也是“抗金名将”之一。



从中国的史书上看来,宋朝出了不少“抗金名将”。他们不只是宋代的名将,同时也是抵抗外族人侵的汉族英雄,他们不但在后世广受民众歌颂,同时也是许多诗曲、小说的主角,如:岳飞、韩世忠、刘倚、吴价、吴磷、宗泽。



此外,当时还有一些颇具实力的武将,如张俊、刘光世。只不过,这些人虽有实力,却因贪欲而中饱私囊,放纵部下随意掠夺,自然不受民众的爱戴。



其中,张俊的风评奇差无比。他本是盗贼出身,后来投入义勇军立下不少功劳,他虽然骁勇善战,无奈物欲太强,对民众的掠夺,跟金兵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此外,他还和秦桧连手,将主战派的岳飞加害狱中。就是这一点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污名。



韩世忠则出身西北边境,他在少年时就投身军旅,马术既佳、臂力又强,十几岁就成了高手,立下不少战功。一名叫王渊的将军曾经这么说:



“万夫莫敌指的就是这种人吧!”



于是王渊就赏了许多银两给韩世忠。所谓的“万夫莫敌”,指的是三国时代的关羽及张飞,想来,韩世忠大概也有能和他们相匹敌的程度吧。



在得到货金后,韩世忠便分派给部下及战死者的邀族,而他自己,只要有买马和甲胄的钱就行了。



《宋史·韩世忠传》中有“唱上轻财,持军瞩而与士卒同甘苦”的记载,因此,虽然他的军规严正,但却很得兵士及民众的信赖。



其后,“方腊之乱”发生,这是综合了徽宗皇帝的失政、摩尼教徒的信仰,以及方腊此人的野心而导致影响天下的动乱。叛军到底有多强呢?根据《水浒传》的记载,为了讨伐方腊,梁山泊等一百零八名义贼,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官兵战死。



负责讨伐的官兵当然辛苦,可是民众也不好过,军纪差的部队,掠夺民宅、施暴妇女,甚至残杀民众并取其首级谎称是贼兵首级而要求恩赏的都有。韩世忠看了虽然有气,但依然奋战着。方腊的根据地是一个叫做清溪蝈的洞窟,它除了是个巨大的地下要塞,同时也是极其壮丽的地下宫殿。韩世忠带着少数的官兵潜入其中,然后与外部的官军一同呼应攻陷了清溪蝈。



不过,乱事荡平之后,韩世忠并未受到任何奖励。原来,是一个叫做辛兴宗的将军冒领他的功劳了!最后,韩世忠只得了个承节郎的低等职位。



方腊之乱结束后,太平的日子不过三、四年,北方的女真在灭了辽之后,更南下来侵宋,并建立了名为“金”的王朝。



这十七年间,韩世忠持续与金兵对抗着,由于获得不少胜利,终于升到了“相宫使”一职,也就是宋朝的最高司令官,成了可与宰相匹敌的最高武官。不过,没多久,韩世忠就将军权奉还给皇帝,自称“清凉居士”,在西湖畔建立翠微亭隐退。



曾经有位友人忠告他:“翠微是衰微的意思,不算是很好的名字。”



韩世忠则回答:“岳鹏举生前曾在遵池州看到一处名为翠微亭的场所,他对那里的风光赞不绝口,我只是借其名来用而已。”



“那更危险,这样只会招来丞相不必要的猜忌而已!”



岳鹏举就是韩世忠的战友——岳飞,他被宋格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丞相?”由于韩世忠的语气相当不屑,这名友人也只有红着脸告退而去。



于是,一生几乎都在战场上度过的韩世忠,五十岁后,就在翠微亭和妻子梁红玉及十名家仆一同过着他的晚年生活。



由于韩世忠曾经中过金兵的毒物,所以他只剩下六个指头,他每天就用这不自然的手到西湖垂钓,而随行的小童,肩上总是扛着一个大酒瓶。虽然他隐居西湖,但并不是就此断了所有的交际,有时也会有客人来喝一杯,不过,不管怎么醉,韩世忠绝口不提有关军事方面的事。



他也劝儿子子温出任文官,因此当子温科举合格时,他自然相当高兴。后来,当他对佛道产生兴趣,就不再进入临安府一步,唯一的一次,就是皇太后韦氏及徽宗的遗体返国之时曾经参上拜旧。对于无法将徽宗和钦宗救出,是韩世忠最大的遗憾,他在弥留之际曾对周围的人说:



“我以一介平民出身,袭着战功而得到功名利禄,能够死在自己家里,已经是最幸福的死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哀伤呢?”



绍兴二十一年(西元一一五一年)八月,韩世忠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时年六十三岁。



接到他的讣报时,高宗沉默了一段时间,最后下诏封韩世忠为通义都王,并受太师之称号,这算是非皇族的最高名誉了!对于这样的处置,秦桧虽然没有反对,但却利用职权将子温外放至地方上,直到秦桧死亡,子温才有机会回到临安府中。



清凉居士。



这个称号才符合父亲。子温想,其他的称号对父亲来说实在没有必要。







梁红玉把名酒“真珠”拿出来,他们母子俩要好好喝一杯。



梁红玉这年已有五十八岁,但外表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轻。她的身材高窕、背脊平直、脸颊红润,两脸充满着生气。以前她是江南屈指可数的美女之一,现在依然风韵犹存。



她是平民出身,前半生为艺妓,后半生却是个指挥数万兵马、在马上舞剑的女将军。光是想到母亲的一生,子温就不得不庆幸自己有着这么不凡的双亲。



梁红玉和韩世忠的第一次相遇,是在徽宗宣和三年(西元一一二一年),当时韩世忠三十三岁,而梁红玉二十四岁。



梁红玉生于长江下游、大运河畔的淮安,即使在九百年后,那里仍可见到供奉她的庙宇。在她少女时代,淮安一带兵乱四起,为了逃避战火,她特地渡江前来京口村生活。京口就是后来的镇江市,是长江下游的重要军事据点,港口有军船停用,街上有官军巡逻,而这些人都是酒楼、勾栏、歇馆……等地方的衣食父母。



失去亲人的梁红玉,就这样成了在一间歇馆修业中的艺妓。美丽、聪明、能歌善舞的她,很快地就成了当地的红牌。在这期间,她也不断地进修弓、剑等武艺。



既然梁红玉身为京口的第一美女,想一亲芳泽的上级官员、将军、民间富豪自是数都数不清,随便一个都能让她下辈子不愁吃穿。韩世忠虽然不能算是无名小卒,但也只是个低阶的“武节郎”,照理来说,是配不上这样的美女的!没想到,梁红玉居然把自己的储金完全用来赎身,而后跟了韩世忠。



建炎三年(西元一一二丸年)三月,发生“明受之乱”。首领为苗傅、刘正彦两人,前者为殿前都指挥使,也就是禁卫军的总司令;后者则为身兼武功大夫及威州刺史的将军。



当时,宋代的名将中,最上位的就是王渊,他虽承认韩世忠的武勇,但他自己本身却没有什么人望,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他和宦官相互勾结。



苗、刘等人和王渊交情尤恶,于是他们就趁其他将军因战事离开杭州,城中只剩苗、刘、王三者之时起兵。乱军进人皇宫,王渊被刘正彦一刀毙命,而与王渊结党的宦官百余人也被杀害,甚至连高宗及大臣都成为叛军的俘虏。苗傅还以高傲的态度要求高宗退位。



“为何朕必须退位呢?朕何罪之有?”



“这个王位本来就是您兄长的,您不过是强占它,还是退位以申天下之大义吧!”



高宗完全无话可说,他的兄长确实没有正式退位,但他也是在“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情况下即位;不过,他如果坚持不退位的话,可能会惨遭到毒手,所以只好让位给当时三岁的皇太子,由苗傅公布改元“明受”。



前线的将军们在得到消息后相当愤怒,当然,或许会有人高兴王渊死了,但是让苗傅来掌握国家大权则是谁也不服气的。于是各军联合起来包围杭州,带头的部队即是韩世忠。



苗傅心想:韩世忠的妻子在城内,只要以她为人质,就可以收服韩世忠了!



当时梁红玉守着刚满两岁的子温,住在城里。



苗傅假藉“新皇帝”的旨意,将梁红玉叫进宫中,赐予“安国夫人”的贵族称号,并要她说服丈夫韩世忠加人新帝。



受命的梁红玉假装很高兴地退出,回到家后,她立刻准备逃走。



到了夜里,她一面观察监视兵士的样子,一面抱起睡梦中的儿子:



“阿亮!”



这是子温的幼名。



“阿亮,你是韩世忠和梁红玉的儿子,所以绝对不可以哭,你如果哭的话,我就把你丢掉,让你成为老虎的孩子!”



说完梁红玉随即穿上胸甲,将幼儿绑于前胸,并带上弓箭及长枪,骑上韩家最快的骏马。



很快地,在宫中的苗傅接到部下的急报,说韩家有“一名身穿甲胄、持枪的骑士”逃脱,苗傅心想:韩世忠家不是只剩下他妻子和老仆人吗?清查之下,没有看见梁红玉母子的身影,才知道她乔装脱逃了。



“带着乳儿还想顺利逃走?真是头脑简单的女人!”



不过他的嘲笑很快就回住了,因为梁红玉已经以高明的马术逃出杭州城,而且还以枪、箭击毙了八名兵士。



“这、这女人、这女人……”苗傅已经不知道要如何形容了!



久闻梁红玉是大美女,但没想到她竟然还这么勇猛有胆识。等回过神,苗傅马上命令刘正彦率领三百名骑兵追捕梁红玉。



“可别失手杀了她,我还要用她来胁迫韩世忠呢!”



刘正彦想,只不过是一名女子,何必要如此劳师动众?但还是照做了!于是大批军马往东北方奔驰了约二刻,在近秀州的地方追上梁红玉!梁红玉利用路狭之便,回身一箭射下了马上的敌人,失去骑士的马则陷人道旁的水田泥泞之中,再也不能动弹。就这样,在射落了八骑之后,梁红玉的箭筒已经空了,正当她准备要展开白刃战之时,秀州的方向传来一阵马蹄声,骑兵队领头的武将发出了雀跃的叫声:



“喔!红玉!”



“良臣!”



来人正是韩世忠。他们两人在窄道错身后,韩世忠便挥舞着长戟,冲入了刘正彦军中,接着,就是一阵月下的惨杀。



韩世忠的豪勇不让关羽、张飞,他一边以脚操住着马凳进退,一边左右飞舞着长戟,旋转、突刺,在十数骑落马后韩世忠依然呼吸不乱,向着刘正彦直冲。



然而,刘正彦却鸣金收兵,他并不是怕韩世忠一个人的勇猛,而是知道有大批的官军即将到来。刘正彦逃回杭州,而苗傅则逃去更南边。于是,韩世忠从贼军手中夺回杭州。被救出的高宗除了赏赐韩世忠外,更赞誉梁红玉:



“虽为女流,却为赵子龙之辈!”



三国时代的赵子龙,曾留下抱着幼主单骑破敌的故事,如今,梁红玉“巾帼英雄”之名也不径而走。



由于勇建奇功,韩世忠的地位扶摇直上,不过,他反而更在意对妻子的评价。



“看吧!我的妻子可是天下第一的女子!”



在中国史上的英杰中,像韩世忠这样以妻子为荣的男子可说十分稀少,后来,他更以妻子为副将,从军事以至于政治都征询她的意见。



韩世忠麾下当然还有不少武将,如解元、成闵、王胜、王权、刘宝、岳超等,他们全都是韩世忠拔招的,也全都信任梁红玉的智勇和胆识、愿意接受她的指示。这些武将们平时也会到韩世忠家中坐坐,尝尝梁红玉的料理、喝上几杯,再谈谈战场上的往事。子温小时候就常坐在父亲膝上听他们聊天,于是,对解元、成闵……等人,子温都十分熟悉。



过了许多年。这些英雄们一个个老了、病了、消失了……这对年轻的子温来说就像梦一样。



“虽然时势仍然险恶,但罪魁祸首已经消失,时代改变了,娘!”



梁红玉的反应十分冷淡,她虽为女流,酒量却不差,她虽然脸红了、声音也大了,但她的话依旧条理分明:



“不管是秦桧的录用、和全国缔结和平,还是岳将军的死……这些都是皇上的意思,只要他健在一天,这个时代就没有改变!”



子温没有回答,梁红玉又干了一杯:



“因为是皇上的意思,所以你就也只有同意主和。如果这是丞相一个人的想法的话,你爹是不会轻易妥协的!他可是天下惟一不惧于丞相权势的人,难道你忘了吗?”



子温当然没忘,十四年前,韩世忠的战友岳飞被冤死在“莫须有”罪名之下时,所有人都沉默着,只有韩世忠一人前去对秦桧表示异议。



人人都佩服他的勇气,但韩世忠却苦于这勇气无法使岳飞活过来。因为秦桧无法无天,所以韩世忠才弃官离开朝廷。



为了皇帝,子温觉得应该加以辩解:



“可是,娘!这些都是秦桧的奸策呀!陛下可是连想都没有想过!”



“也许,但他并没有反对呀!”



“就算这些都是秦桧的奸计,但只要皇上拒绝,就不会实现!就是因为认清这一点,所以你爹最后才离开了。”



梁红玉洞悉了高宗的心理,表面上,他是被秦桧所利用,事实上,他并不是无意识的被利用。对钦宗见死不救,以及杀害岳飞这两件事,秦桧其实只是执行者,高宗心知肚明,故意视而不见。



“虽说春天来了,但湖上的薄冰依然不少,你就在这儿住一晚吧!”母亲叮咛子温,要进临安府还是明日为佳。而在拜谒高宗之后,子温就要重操这四年之久的宫廷勤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