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十年代翻身记第74节(1 / 2)





  初三走亲戚,去大姑家拜年,这个重任就交给了爸爸。妈妈参加了京市商会,初三这天商会有活动参加,大姐跟她的同事约出去逛街。

  程宝菱与程楠则打算结伴去给以前住步行街瑜记奇味鸭隔壁的早餐店老板娘夫妻去拜年。

  程家虽然搬到云飞苑,但是步行街的瑜记一直没有挪动位置,与早餐店做了这么多年的邻居,两家人一直都有来往。以往过年的时候,老板娘夫妻都回带着儿子周佳宇回河南老家过年,今年因为周佳宇即将中考的缘故,就没有回去。

  上次见面,老板娘一直邀请她们去玩,正好趁这个机会去拜个年。

  二姐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看书,程宝菱问她要不要一起去。

  “不想去。”她一直在住校,对那对夫妻不熟,不打算去凑热闹。

  程宝菱拿美食诱惑她,“周叔叔的羊肉烩面做得可好吃了,真不过去尝尝吗?”

  程珍雪翻了个身,“我是个大人了,又不是馋嘴小孩子!”

  好吧。

  程宝菱与程楠两人拎一个水果礼盒出门,搭公交车去步行街。  早点铺子今天没有营业,门是关着着,程楠敲门,大声喊道:“周佳宇,赶快来开门!”

  “来了!”

  周佳宇下楼开门,迎她们上楼,程宝菱问:“周姆妈呢?”

  “我妈跟我爸去菜场了,很快就回来。哎,程楠,宝菱,你们喝什么,有橙汁和椰汁?”

  程楠故作生气,拿手去摸他的头发,“小孩儿,没礼貌,我比你大一岁,你该喊我姐姐。”

  周佳宇比小时候沉稳多了,拨开她的手,“别弄乱我的发型。”

  “哈,发型!”程楠看着眼前的少年,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尽管周佳宇今年下半年就该读高中了,但在她眼里仍然就像是刚认识时的那个小屁孩一样。程楠如今重新打量周佳宇,发现这小子长得比自己还高,就是太瘦,胳膊腿细细地像麻杆一眼,而且此少年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变声过程。

  声音有点像鸭子在叫,她试着呱呱叫了两声。

  周佳宇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黑。

  这个三姐,她还以为周佳宇就像从前一样是她的贴身小跟班呢!

  这么肆无忌惮地开玩笑,多伤害少年的自尊心呀,尤其是这枚少年现在正处在惨绿期。

  果然,周佳宇给她们端来两杯橙汁后,任凭程楠再怎么逗他,都不愿意再吭声了,凡事就用点头或者摇头代替。

  幸好老板娘夫妻买菜回来了,老板娘是个爱笑爱笑的人,算是看着姐妹俩长大,把她们当自家孩子看待,聊起天来很开心。

  老板娘笑道:“你们周叔叔昨晚上就在熬羊骨汤,熬了足足一夜,汤比牛奶还要白,他现在先把面发好,等到了中午我们吃烩面,好吃着呢!”

  第86章

  中午在周家吃的羊肉烩面, 面条劲道,汤汁鲜美,羊肉很嫩, 一点膻味都没有, 再加上葱花、香菜,一小勺辣椒油,半勺醋,程宝菱一个人就连吃了两碗!

  额头上沁出密密的汗珠,老板娘拿纸巾给她擦, 笑眯眯道:“看我们宝菱吃饭香甜,我的胃口都比平时好了许多。你周叔叔做了不少面条, 等你们回家时, 带上面条、羊肉汤,自己回家也可以做, 给你们爸爸妈妈尝尝。”

  连吃带拿,程宝菱觉得不好意思,老板娘笑道:“别客气,你们喜欢吃, 我才高兴呢!”

  程楠捧着饭碗连连点头, “周姆妈,我喜欢吃。”

  吃过午饭,老板娘问起程宝菱去年的初三学习笔记还在不在,“佳宇要下半个学期就要中考了,要是能看你的笔记复习就好了。”

  “笔记应该还在, 我回家找找, 下次给佳宇带过来。”

  何佩瑜很看重孩子们的学习,连很多试卷都保存下来, 舍不得当废纸卖掉,家里有好几个大箱子装她们姐妹的上学时的课本习题。

  老板娘知道她的成绩极好,特别高兴,推了推儿子的背,“还不快谢谢你宝菱妹妹!”

  周佳宇被迫说话,惜字如金吐出两个字,“谢谢。”

  老板娘疑惑起来,摸摸儿子的额头,“没发烧啊,怎么今天说话这么少。”

  周佳宇瓮声翁气,“我没事。”

  老板娘归结于儿子青春叛逆期,喜欢装个酷,故而不再逼着他说话。

  周家的早餐铺子以汤面、油条、包子、馒头、豆浆为主,跟本地的早餐店没有什么特殊的区别。

  程宝菱一直很好奇,问道:“周叔叔的羊肉烩面做的这么好吃,为什么不干脆卖羊肉烩面算了?”

  步行街这条街上的的早餐铺子可不少,与其跟别人卖一样的,不如做出自己的的独特风味。

  程宝菱学习好,小小年纪就读高一了,老板娘拿她当大人看待,跟她说了真心话。

  “人天天都要吃早饭,但不一定天天吃羊肉烩面,我们

  主要是担心卖的不好。早餐铺子虽然挣不了大钱,但养活一家人是足够了。”

  但也仅仅够养活一家人,开早餐店顾客多,但是竞争也大。

  周、程两家曾经是邻居,几年过去,周家还在老地方开着小小的早餐铺子,程家已经在京市开了好几家瑜记奇味鸭。京市很多本地人都知道,有一家卤味店买的鸭子特别好吃,店名叫做瑜记奇味鸭。

  程家买了云飞苑的大房子,周家仍旧蜗居步行街小店,两家的原本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周家比程家更早一年来京市做生意。老板娘夫妇看着瑜记发家,心里除了羡慕,再就是对自家处境的叹息,无他,这几年早餐铺子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竞争太大,有人推个小推车就可以卖包子卖粥卖豆浆。

  说者无意,听着有意,周叔叔倒把程宝菱的话听进去了。周家早餐铺子,虽然名字里有早餐两个字,但其实是全天候卖吃的,中午晚上有汤面和包子吃,算是简餐。

  周叔叔盘算着早餐生意不能丢,但是中午晚上以卖羊肉烩面为主,先这么试着搞几个月,看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