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八十年代生活记第33节(1 / 2)





  为了让自己清醒点,金春慧问严劭,部队过年有没有什么庆祝活动。

  像是上次国庆,家属进食堂免费吃饭。

  结婚四年,严劭就没有把探亲假放到过年期间。

  他不在家,她就带着年年回娘家过年,从前也不太理解他,只听他说这里冬天严寒。

  现在能理解了,别说回老家探亲,人没困在这个冬天就行了。

  有些人永远被困在这个冬天里出不去了。

  丈夫要是在过年用掉探亲假,多少像是“逃兵”。

  想想就心酸。

  严劭:“有的,除夕当天,只要不发生灾情,家属们自发做大份菜放到一号食堂,给离家多年的士兵们吃,到时候符合条件的本地士兵家属也能过来探望,想给孩子做什么吃的,都能用食堂厨房。”

  “这是在除夕当天帮食堂大师傅们省力气,帮部队省钱啊,那二号食堂呢?二号食堂也是家属来?还是说当天就开放一号食堂。”

  “就开放一号食堂,开全天,毕竟除夕当天不会放整天假,该站岗的站岗,该巡逻的巡逻。”

  金春慧很好奇他除夕都做什么。

  以前没仔细问过,只以为在冰天雪地当中站岗。

  现在知道了,他如今的级别,已经不需要站岗了。

  严劭:“我啊,哪里有灾情往哪里跑,没灾情就在食堂吃完饭,检查站岗巡逻情况,没什么问题回宿舍睡大觉。”

  “你说我今年要不要弄点吃的去食堂?”

  “你想弄什么吃的?”

  “凉拌牛肉和酒酿圆子。”

  严劭用一种“你果然不爱吃牛肉”的眼神看着她。

  金春慧看懂他的眼神了;“不然炒羊肉也行,多加点香料。”

  他的眼神换成“你果然不爱吃牛羊肉”。

  金春慧拍他手臂:“你给我正常点!”

  “都行,你当天带着生羊肉去食堂现做都没事,不过食堂调味没那么丰富的。”严劭没进过食堂厨房,不了解具体情况。

  “好吧,我还是自己在家做好带过去,劭哥,你没少说什么注意事项吧?”不是金春慧生性多疑,她总觉得丈夫没把话说清楚。

  “嗯……自己做的,自己打给士兵吃,算注意事项吗?”

  “什么意思?”

  “其实挺好理解的,就是自己做好了,在台子边待着,士兵来了打给士兵吃,例如唐团长,他在除夕当天做了一大盆炒面,他媳妇在的话,他和他媳妇一起在那里待着,等士兵们来吃,炒面吃完,盆是自家的就带走,把盆放回家里后,可以回来食堂吃其他家属做的菜,不带回家也行,只要有人帮自己看着。”

  金春慧明白了:“唐团长真的有在食堂里摆过摊吗?”

  说在食堂摆摊没任何问题,只是不收钱而已:“有啊,去年做的本省特色凉面。”

  “凉面啊,都没人敢吃吧。”

  严劭:“嗯,柳家凝都不吃,她时不时去别的家属那里拿吃的,坐在团长身边吃。

  我自己也是吃了别的东西垫过肚子后,喊几个胆子比较大的去捧场,大冬天来那么一口凉面……嘶,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我们团长安的什么心,或者说柳家凝安的什么心。”

  “让你们有任务的人晚上清醒点,别吃迷糊了!”

  严劭:“或许是吧,慧慧,你要是想做的话,我给你报名,报名了你就能有除夕通行证,除夕当天随意进出部队。”

  “好吧,你给我报上,我找阿善家凝都问问,如果家凝今年还做凉面,我就不用怕牛肉没人吃了,给他们当肉码好了。”

  “你别担心吃不完,大家都跟饿狼一样,能吃得很,多难吃的东西都有人去吃,每人一勺,很快就吃没了。”到底不是开饭馆,每个人第一次吃都会踩雷。

  不怕浪费,因为人很多,人人都去踩一下,很快踩没了。

  “行吧。”

  “除夕当天部队礼堂和家属院礼堂都放电影,部队礼堂用来组织官兵看电影,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家属院的话随意,你想看电影可以看看门口贴的时间表,选一场,咱们一家三口一起看。”

  “行的。”

  ...

  有几天没下雪了,道路不太湿滑,雷叔开的客车正常发车,金春慧再次拜托雷姑姑给她多带点糯米、糯米粉和香料,除夕决定做酒酿汤圆、炒羊肉、凉拌牛肉送到食堂,家里囤的食材显然不够用了,必须补充。

  听她需要的斤两数,雷姑姑吃惊,问她有什么用途,毕竟她要的食材不经常出现在饭桌上。

  她说是除夕做好送到食堂给士兵们吃。

  听是给士兵们吃的,她要给车费,雷姑姑都说不用了,顺路的事。

  金春慧还问雷姑姑,他们除夕当天能不能进部队,除了小雷,雷家还有别的小伙子在部队当兵。

  雷姑姑说没有,那几个虽然是本地人,但不符合家属进部队探望的所有条件,级别不太够。

  倒是她哥哥,雷叔作为退役老兵是能进部队吃饭的。

  除夕当天客车不停,雷叔会在部队吃个午饭,休息一阵继续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