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节(2 / 2)


  最主要的是,利润空间相当不错。

  各自为以后的生活忙碌着,生活好似一下子恢复了平静。

  岁月静好,静的她都以为自己在养老。

  程前长期驻扎在老家,房子拔地而起。这天程前忙碌了一天,在老宅刚用过晚饭,坐在堂屋吹空调。

  外面响起敲门声与叫喊声,“程前,在家不?”

  “在,谁啊?”程前拉开玻璃门走了出去。

  院子里,天还没有黑。

  “山下的马啸,还记得不?”外面的人是村委的会计马啸与程前还是小学初中的同学。

  “记得,老同学,等哈。”程前几步上前,打开院子里的大门。

  门外站的不只是马啸,还有一男的。

  不认识也不眼熟。

  程前让两人进来,请进堂屋。“坐,我给你们倒茶,我家喜欢喝热茶,不喜欢喝冷开水,不喝滚烫的也有温开水。二位喝哪样?”

  马啸打量一眼屋内,笑着说道,“我喝温开水。对了我给你介绍介绍,我身边的这位是上面派下来的第一书记:郑宏伟同志。”

  “郑书记好,来我家不是扯白话(聊天)吧?”现在的程前越来越不喜欢说话拐弯子。

  有什么话都是直接了当。

  “老程,你真是?”马啸也没有想到老同学这么直白,哈哈笑了几声,缓解气氛。

  那位穿着浅蓝色体桖的郑书记倒不介意,看眼前的人就不是有那弯弯绕绕心思的人。

  “是,有事。我刚调来,要在村里干几年,这不上山来了解情况。山上还有你们村的十二户人家。我听马会计说,除了你,基本都是老人与孩子。还听说,你在翻盖老宅。就想过来与你聊聊,心里怎么想的?有没有什么想法?”

  “没什么想法,别人离开是别人的事,我不会离开。只是暂时几年不会回来,我家闺女在城里读书,还有四年她高考完,我们就住回来。趁现在不忙,老房子先翻盖。

  等以后随时都可以回来住。别的想法,不知道郑书记说的是哪方面,我不明白。”

  一人泡了一杯茶,一人还给倒了一杯温开水。

  “嗯,我的意思是说,你有没有想过回来做什么,或者说有没有想过在老家承包土地承包月亮湖,或者搞开发之类的。”

  他是第一书记,下乡来,肯定想做出点事来。可来了以后发现,村里家家户户都是楼房,新旧不一,村里的年轻人少的可怜,基本全是老人与孩子。

  下午与村干部了解情况的时候,知道山上的程家有人在翻盖老房。

  还是花大钱在翻盖,他特意去工地瞧过,真是不错。也与盖房的人问过,知道这家人可不是与普通的老百姓一样,拿出几十万盖个大众化的普通乡间小楼。

  盖房与装修全部下来,可是过了百万甚至几百万。

  这下他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愿意在老家发展的带头人。

  回到山下找到村干部问,谁与程前熟悉。

  问了问,村会计马啸与他是同学,吃过晚饭,就赶紧跑上来。

  程前吓了一跳,眉头紧锁,“郑书记,月亮湖可以承包,谁说的?还有承包月亮湖可不是随意一点钱能做到的。

  又不搞开发 ,承包月亮湖我等着干亏吗?”

  郑书记思虑不周,此时有些尴尬,哈哈一笑,“可以承包养鱼啊,还有不能开发做乡村旅游。月亮湖我是知道的,因为很深,解放后到现在都没有大肆捕捞,里面的鱼多,还有都是野生的。

  运出去到市里,价格不会低。

  承包就是赚到,你以后回到老家,也不能只是种种你们家那十几亩田吧,总归是要干点什么吧?”

  “郑书记,以后回家住做什么,我们确实没有想好,但也不一定要承包月亮湖。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月亮湖早承包了出去。

  还有承包了以后,这承包费用,我们村的十二户人家能分到多少,你能给说说嘛?我们村的老人分不到,全归村委,我想任何人都承包不了月亮湖。”

  村里的老人们可不是吃素的。

  月亮湖与下面的村子没有任何关系,湖四周的堤坝可都是本村人在农闲时,用了数年才修筑好的。

  后面一直加固加高,现在村委要占便宜,村里的老人会掀翻村委的那栋楼。

  老人们早说了,月亮湖只能本村的人承包,还有即便近些年搬走的人家,只要联系得到,都能分钱。哪怕那些老人不在了,但他们的子女在,也能分钱。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父辈为修筑堤坝,加固堤坝,出过大力。

  郑书记诧异的望着马啸 ,他不是很懂,也不明白。

  马啸叹息一声,说了前因后果还有老人们的坚持。

  “这事,我要汇报上去。即便钱都分下去,可只要你愿意承包,就需要人帮你干活,那就有工作岗位出来。也就有人可以不用在粤南省打工,能回来做事。

  你自己也应该有感触,咱们村的年轻人,中年人在外边打工,也不是长久之计。

  两个村现在组成一个村,虽然现在家家户户不穷。但都是打工挣来的。

  本地没有特产,没有特色,没有企业,当然企业也不敢随便引进。那些打工人一旦回来,就等于没有了收入来源。

  也许开始几年不用担心,手中有存款,能熬几年。

  可是又能熬多久,返贫,是迟早的事情。

  村里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又多可怜,有时候一年都见不到一次在外打工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