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0节(2 / 2)


  离家近了,只要休息,就能常回来看看。杨二婶倒是同意丈夫的建议,“行,休息就回来看看大哥大嫂他们。”

  “嗯,大哥昨天就说了,咱俩在部队,吃食堂吃的不好,以后家里缺菜就来家里摘,别的帮助不了咱,但小菜还是有的。”

  杨二叔想起了昨天大哥三弟说的话,脸上扬起了笑容。

  还是自家兄弟们亲,自己没有想到的,他们都替自己想到了。

  “午饭就在食堂吃,但晚饭确实咱可以自己做。”杨二婶的工作不忙,在档案室工作,她的工作时间是朝八晚五。

  做午饭时间有点紧张,但做晚饭还是有时间的。

  “好,那我以后等着你做晚饭。”杨二叔笑着说道。

  “你没吃过还是咋滴,说这话。等着吧。”杨二婶撑撑懒腰,再眯了大约一个小时,才爬起来。

  起来的时候,外面白雪皑皑,铺满了大地。又下了一夜的大雪,昨天还只是阴沉的天,一夜之间,白雪已经有半尺厚。

  杨清起床就看到了两位堂哥在雪地里练拳。她站在屋檐下看了会儿,摇头离开。在厨房忙碌起来。

  早饭很简单,一锅玉米茬子粥(磨的细细的),还有二合面的馒头,以及用白菜板板炒的极少的肉。

  一大海碗的白菜板板炒肉,香喷喷,还有煮的烂烂的玉米茬子粥,以及能吃三顿的二合面。

  堂屋的炕,已经被晨练完毕兄弟俩烧的旺旺的。

  院子里的积雪已经被铲至一边,兄弟俩一早上可真没闲着。

  挑水,院子里就有一个水井,但也需要他们挑进厨房的几个大缸。厨房大,很大,一共摆放了五口带盖子的大缸。

  “二叔,二婶,吃早饭。”杨清在隔壁喊了一声。早已起床的夫妻俩正在整理行李,昨儿都没有时间整理。

  “好,来了。”杨二婶赶忙整理下衣服,走了出来。

  吃完早饭不久,杨父杨母走了过来。

  家里一天的事情已经安排好,杨母白天肯定是要待在这边的。

  杨母还提着什么过来的。

  上不了山,也没有几个病人天天来,事情不多的杨清,想找事打发时间。

  给父母织的毛衣已经织好,他们也穿上了暖和的毛衣。

  她想再折腾点什么事情,村子的前面有条大河,一条宽阔的大河。

  在许久前,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村里人在河边挑水也是每天在同一个码头捅破冰层,然后打水挑水。

  除了三个码头边的冰层薄一些,其余的都能走路玩耍。

  码头边缘是没有鱼也弄不到鱼。

  杨清吃过早饭就让建国回老宅找三个哥哥还有三叔家的几个。

  一群人拿着背篓与水桶,去到河边。

  现在还不是几年后,山上的猎物,河里的鱼,谁家抓到的叉到的猎到的,即便被人发现也没有人说,都是归各家。

  即便几年后,河里的鱼叉一条几条的也没有人说,哪怕是那不会做人的恶人也不会在这种事上做文章。

  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小妹,这能抓到鱼吗?”杨卫军也很是兴奋,他最喜欢搞这些事。

  手中两端削的尖尖的木棍,挥舞着。

  “能,小哥,你别兴奋,有啥好兴奋的。咱队里,猫冬以后天天都有上山打猎的还有下河凿冰捞鱼的。有收获的可没有几个。”

  毫不犹豫的打击眼前恨不得跳起来的小哥杨卫军。

  在河边与其余的哥哥汇聚在一起,杨清招呼一声大哥,“大哥,咱去那边。”杨清指的方向是下河,与隔壁村交界的地方。

  那地方有些远,还有些偏。

  “好,那就去下河。”隔壁村的人,一般不会去那边凿冰抓鱼,太偏,出事了喊破嗓子也没有人能听见。

  一群人带着孩子们,浩浩荡荡,自家六岁上的孩子全跟着出来了。

  先凿一处,先试试。

  杨清指挥着,老大杨大海带着卫国还有三房的大林,三人一起凿。

  都是有经验的人,还真凿开了,也没有造成周围的冰面裂开。

  凿开了,不代表有鱼。等了好一会儿,也没有鱼来。

  杨清在一边自己没事凿着一个小鱼洞,不大,七八斤的鱼那么大的小洞。

  其余几人也在隔的远远的地方,也在凿冰洞。

  孩子们在岸上看着,来回的奔跑喊加油。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加油的,杨清不明白,可孩子们喊的热闹还兴奋十足。

  杨清这边,几个哥哥轮流瞄着,都只是以为她想玩,好奇,没指望她能凿穿一个洞。

  凿冰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累活,小妹以往可没有做过。她不会也没有那技术。

  他们瞄着,是怕小妹万一出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