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2 / 2)


  杨清接生完毕洗手的时候听到人说,就有了兴趣,马上找到隔壁 ,买了两只回来。这是可以正大光明买卖的。

  不需要担心是投机倒把,这种只要不是天天买,天天卖,本地村干部了解情况就行。

  杨清进院子就喊,“妈,做了什么好吃的?”

  院外的车她远远就看到了,知道部队来人了。

  不用问,父母肯定来了这边。

  在外面就闻到了炖鱼的香味。小建军哒哒的跑出来,“小姑,家里来了客人,都是解放军叔叔。”

  “好,你爹他们来了没有?”

  “来了,有小狗。”建军眼睛都快粘在小狗身上。村里有狗的人家不多,就一户人家。也不是那户人家养的,是不知道从哪儿跑来的野狗,也就是那户人家给了它几顿吃的,就一直赖在他家不走。

  其余的 ,没有一户人家养狗的。人都没得吃,谁家还会养只狗,吃饱了撑得 。

  “嗯,让你爹他们帮我做两个狗窝。”杨清说着话,见到了三哥跑出来,侧身努努嘴。杨大河对醒水,立马主动接过小妹背着的药箱。

  “小妹,快进屋吧。明儿再做狗窝,你放心吧。保证给你做两个大大的狗窝方便它们长大以后还能用。”

  杨大河也没有事做,正好明儿过来做。还能蹭一顿饭,小妹这边的饭菜比老宅的香,小妹舍得放油,吃起来肚子里有油水。

  “哦,来了几位客人?”

  “五人,陈干事来了,我认识,其余的眼熟,不知道名字。”

  进屋,与几位客人打招呼,指使哥哥帮忙打热水来洗手,指使的蛮熟练的,一看就知道常干这事。

  洗手完,跟着陈干事,顾朝阳走了出去,出去半个小时,回来的时候,杨清笑容满面。

  钱票券都不老少,重要的是还有物资,也有当地的补助(过几天会有地方上的干事送来)。杨清想着 ,自己过得好点,也能有借口。

  吃饭前,几人从外面停的卡车上运下来各种物资,大米(那时候的大米碎米蛮多的)小米,面粉,玉米粉,肉,鱼,还有一块牛肉等等。

  杨清满意了,卸完物资,吃饭。几人聊天,杨清居然听到他们说起,淘汰的拖拉机。

  心里一动,马上问道,“陈干事,部队里淘汰的拖拉机一般会怎么处理?”

  她不问还好,一问杨林与大队长彭纪海立马明白了,知道她什么意思,眼睛都亮了起来。

  “一般啊,都是卸下能用的零部件放在一边。剩余的没用的,会卖给一些需要钢铁的厂家回收。”陈干事还是懂的。

  第27章 六零村医(11)

  “那我想问问, 你们部队的车,能卖给我们村吗?”部队都拖拉机不多,都是以前为建部队营房购买的。现在还保留了一些。

  如今部队正在加盖家属区 , 以前只是双方都是同一个部队的军人有家属房分。

  此时还没有随军政策,要等明年一九六三年才出政策 , 达到条件的军官,军人, 他们的妻子从明年开始可以通过他们申请随军来部队定居。

  虽然政策还没有出来, 但好多部队已经开始在建家属区。只等政策一出来,就可以让家属随军。(没查到具体是几月,山设置成一九六三年四月可以随军)

  “卖给你们村里啊, 我得回去找管后勤的首长问问。”陈干事抓着脑袋说道, 这个他可真做不了主。

  “麻烦了, 还请陈干事帮我们生产大队问问。”杨清看到了小叔与大队长彭纪海的眼神,渴望期盼。

  “行, 我一定会帮杨同志问的。”部队靠的最近的村落就是卧牛生产大队,有两条路。步行可以翻山越岭过去。

  开车有两条, 一条是村头连接市里通往省城的那条叉路。叉路旁边还有一条坚硬铺了石子的叉路,就是部队出来的唯一一条路, 并不远。

  那边还没有村落。

  那条路专门通往部队。

  这次获得的奖励比上次的多了很多倍,这可是大奖。奖励主要体现在钱与票上面。物资方面虽然多,但不能与钱票比。

  厚实的文件袋递给杨清的时候,彭纪海的眼睛都瞪圆了。

  这次具体找到的具体是什么,杨清没有去看也没有问, 但是她隐约听到一些咋呼。

  多少知道一些, 运了一晚上加一白天, 想来那些东西真不少, 价值也高,要不然也不会给她这么些奖励。

  送走家里的客人们,杨清的日子就真是安静的猫冬,偶尔治疗下感冒,治疗下切伤(切菜),什么冻疮之类的。

  她自制都冻疮膏,是卖的最好的。这个是她自己卖的,不算医院的收入。

  药材也是她自己采来,自己自制熬制的。

  医院对这些土方子的药膏不感兴趣,也不要求她不能卖。

  反正医院的领导也不一定会知道,老百姓们也不会知道这冻疮膏是杨清自制的。

  两边都不通,她在中间一年卖一些,也是一笔收入。收入还不错。

  猫冬的日子,杨家安静了下来。村里的老覃家,热闹了起来。

  覃家(重生女家里)是个大家庭,四子三女,家里的儿子们年龄最大,皆以结婚有孩子,姑娘也嫁了两个,还有最小的覃三丫(覃雪)还没有嫁,也没有说对象 。

  猫冬的时候,也正是各家给孩子相看对象的时候。

  前几天年满十七岁的杨清也被家里人提起这个话题。

  现在是覃家来了一位妇女,进门就乐呵呵的笑道,“哎呦,这一家人都忙着呢?”

  覃家家里条件不太差 ,但在生产大队也不是富裕人家,只能算中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