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2 / 2)


  我抬手一摆,说道:“不可能,那口龙鳞棺木十分沉重,借着水的浮力我们三人才勉强将其给拖拽上来,况且这断龙沟水势并不算很大,要想将这龙鳞棺木冲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说这棺木在此处最少也有近二十年,若真是如此不早就冲走了?”

  “既然之前你说这里水势一直很稳定,那么一定就是上流出了问题,咱们赶紧去后山山顶看看情况。”崔向南看着我急切说道。

  第二百五十六章 后山传闻

  断龙沟山顶中部洼陷,多年雨水积累才造成河道水流不绝,这么多年一直未曾干涸,如今出现龟裂之状必然是顶部出现了问题,想到此处我立即带领崔向南等人朝着断龙沟山顶走去,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登上山顶,凭栏远眺,远处山峦尽现眼中,皆是苍翠之色,宛如山水画卷,美不胜收,只是我们现在无心观赏周围景色,皆是将目光朝着山顶洼陷之处看去,此时洼陷中积存的雨水已经一滴不剩,从远处看就好像是一个巨型大碗倒扣在山顶上,见到这一幕我顿时心中一惊,即使水流再少,也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常言道水满则溢,只有高出洼陷的雨水才能流淌到山下,前两天我们还看到断龙沟中水势不小,这就说明当时洼陷之中的水很多,短短几日便呈现干涸之状,肯定另有原因。

  “惊蛰,前天咱们来的时候这断龙沟中还有水,怎么一天时间就变成干涸模样,你确定这断龙沟中的水是从山顶洼陷处流淌下去的?”徐清安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我说道,见徐清安有些不相信,我斩钉截铁的说道:“徐大哥,我在这里可是住了将近二十年,后山山顶也来过不少次,当然能够确定断龙沟中的水是从这里流到山下的,如今变成这副模样,肯定其中另有隐情,咱们赶紧查看一下,说不定可以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我说完之后便朝着洼陷之地走去,而徐清安等人见状则是紧随其后,这洼陷之地足有数万平方米,深度大概在四五米的样子,幸亏周围都是倾斜坡面,否则的话很难从岸边进入到洼陷之地,我们五人下去之后分头行动,开始四处寻找着线索,大概数分钟之后远处突然传来了徐清安喊叫的声音:“都过来看看,这里不对劲!”闻听此言我们几人皆是朝着徐清安所站的方向跑去,此时徐清安正站在洼陷正中间,等我们到达的时候他正蹲着观察面前的景象。

  见我们几人来到身边,徐清安抬手一指地面,说道:“你们看,这地下有一个长方形坑洞,深达数米,周围皆是青砖堆砌,肯定有问题。”听到这话我低头看去,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果然出现了一个长方形的坑洞,长约两米半左右,宽约一米,深度差不多有两三米的样子,四周由青砖堆砌,下面也铺着青砖,倒有些像是放置棺材的穴位。

  “这地方我怎么感觉这么像是墓穴,长度和宽度与棺材大小都相吻合,难不成这里之前还有一口棺材?”我看着众人猜测道,众人听后神情一变,不过并未开口,而是继续观察着,这时一旁的刑玄易蹲下身子,伸手摸了一下内部的青砖,然后闻了闻,说道:“青砖干燥,并未有水渍,先前肯定与上面的雨水隔断,这就说明上方肯定还有青砖和封土,你们四下寻找一番,看看有没有散落的青砖。”听到这话我们几人立即在周围寻找起来,不多时便找到了零散的数十块青砖,加起来倒正好够覆盖住坑洞。

  “看样子惊蛰说的不错,此地应该就是个墓穴,不过何人会葬在这里呢,而且这棺材应该是近一两日才消失的,惊蛰,你以前有没有听你奶奶说过这后山山顶埋有棺材?”刑玄易看着我疑惑问道,我仔细回想了一阵,摇了摇头,说道:“山顶埋棺材的事情我倒是不曾听说过,不过有件事倒是很诡异。”

  一听这话旁边的崔向南立即问到底是什么事情,我沉思片刻,随即便将诡异之事告诉了他们,据村里老人所说,多年前这后山山顶的洼陷还没有这么深,有一天晚上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将村里人全部震醒,大家以为是发生了地震,连忙从屋中跑到街道上,可后来人们发现这巨响并非是地震所致,而是从后山山顶传来,胆大的村民们心中好奇,便打着煤油灯朝着后山山顶走去,来到这里之后仔细一看,这洼陷之处竟然下沉了近两米,不过众人观察一阵后没发现什么其他诡异的事情,以为是下面土地松软所致,于是便准备下山回家,可就在回家途中他们发现路上竟然不断有家禽奔向后山山顶位置,这其中除了鸡鸭鹅狗之外还有一些猪和羊等牲畜,还未来及反应,山下便有一些村民朝着山上跑来,仔细一询问才知道就在他们走了之后没多久,这些家畜就跟疯了似的朝着院外跑去,有些还将捆绑着的缰绳咬断,甚至不惜掉落牙齿。

  众人心中不解,连忙跟随着家禽朝着后山方向跑去,可刚来到后山众人就傻眼了,原本洼陷中滴水没有,可来了之后一看这水竟然将洼陷给灌满了,前后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数万平方米的洼陷便盛满了水,这让谁也不能相信,而且更为诡异的是这些家禽来到岸边之后竟然直接朝着水中跳去,一时间扑通扑通的落水声不绝于耳,仅仅两三分钟的时间村里上千家禽便全部进入了水中,一只都没有浮上来,全部沉入了水底。

  “那后来呢?”段寒天似乎忘却了与我之间发生的不愉快,有些好奇的看着我问道,我叹口气,说道:“后来水面变成了鲜红之色,一池的血水令人触目惊心,而所有的家禽都没有再出现,连尸骨都没剩下。”

  “惊蛰,你这是故意吓唬人的吧,这也太玄乎了,我可不相信。”段寒天看着我说道。

  这件事情是我听老人说的,并非亲眼所见,所以我也不敢保证事情的真实性,于是对段寒天说道:“信不信由你,我只不过是将老一辈人讲述的事情再复述一遍罢了,至于真假我也不清楚,但如今在这洼陷中发现棺材,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惊蛰所言还是有一定参考性的,若这里埋着的真是棺材,那传闻或许是真的,不过如果这样的话咱们就麻烦了。”崔向南沉声说道。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千禽祭棺

  虽然今天第一次见到崔向南,可他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镇定沉稳,遇事不慌不乱,不急不躁,即使那名公安对他言辞激烈,他也只是一笑而过,可如今他的脸色很是难看,甚至有些狰狞,让我觉得事情不简单,于是我便问他麻烦从何而来,崔向南沉默片刻,随即说道:“若这坑洞中存放的真是棺材,那么这种现象应该就是千禽祭棺。”

  所谓千禽祭棺就是指上千只家禽祭拜棺材,棺中之人必然是大人物,大人物并非单指帝王将相,只要是有本事的人都可以用此称谓,崔向南说他曾在古书典籍中见过这种千禽祭棺的记载,不过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之久,棺中之人是魏晋南北朝的一名大官,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研究炼丹之术,后来临死前交给家人一枚丹药,让家人在其死后为其服下,千百年后便能复活,而且他所埋葬之地也有讲究,并非是在土里,而是在井中,每年的忌日总会有上千只家禽投入井水之中,时间一长井中散发着恶臭的气味,终于在数百年前一阵轰然巨响,井口炸裂,从中走出一名身穿寿衣的男子,此人便是那魏晋南北朝的大官。

  崔向南的话让我们吃了一惊,我没想到世间竟然还有如此诡异之事,于是便问道:“崔大哥,后来那人怎么样了?”崔向南听后说道:“那名大官复活之后便开始屠杀百姓,吸人精血,一时间百姓恐慌,百里之内尽是死尸,后来当朝皇帝知道此事,于是便派手下去请高人相助,最后高人用尽毕生所学才将那名大官消灭,而自己也身受重伤,没过几个月就撒手人寰。”

  “照你这么说的话这坑洞中埋葬着的人恐怕也不简单?”徐清安看着崔向南说道,崔向南没有多言,只是沉重的点点头,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铜角金棺,既然这里还有一处棺材,那么铜角金棺又是怎么回事,常言道一山难容二虎,这座后山加上断龙沟中的棺材已经有三座,怎么可能会这般巧合,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联系不成,想到此处我立即说道:“崔大哥,这山上除了山顶和断龙沟之外还有一处棺材,那棺材由金子所做,八角用铜片封着,上面还刻着八种凶兽。”

  闻听此言崔向南神情一变,惊声说道:“八煞铜角金棺?在什么地方,快带我去看看!”我见崔向南神情紧张,连忙说道:“那铜角金棺已经不知所踪,不过存放的墓穴还在,等会下山的时候我会带你去看,对了崔大哥,你不是说要看看这后山周围的山势吗,此处为最高峰,正好可以将周围的山势尽归眼底。”

  崔向南点点头,然后跟随我们朝着岸上走去,数分钟之后我们几人站在岸边,目光朝着远处的山峦看去,四周山峦起伏不定,婉若游龙一般,崔向南看了一会儿之后从怀中掏出了五枚铜钱,这铜钱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应该是古代之物,见状我有些好奇,于是上前问道:“崔大哥,这五枚铜钱是干什么用的。”崔向南将五枚铜钱放到掌心中往我眼前一递,说道:“这叫五帝铜钱,是五位帝王在位之时流通的钱币,在我们相门之中叫做乾坤卜卦,用这五枚铜钱可卜算运势,同样对山峦走势也有一定的判定,虽说咱们现在已经站在最高的地方,但目之所及还是太近,很多山势走向根本看不到,通过这五帝铜钱便可预测后方山势。”

  说完崔向南将另一只手覆盖在手掌上,随即双手合十不断摇晃着,口中还振振有词,大概半分钟之后他猛然往空中一抛,五枚铜钱瞬间从掌中飞出,不断在空中飞旋,落地之后崔向南低头看了一眼,瞬间神色大变,说道:“这里竟然是天龙登甲局!真没想到我有生之年竟然还能见到这种风水格局,真是造化!”

  此言一出刑玄易和徐清安脸色皆是变得铁青,只有我和段寒天面无变化,看样子他和我一样,都不知道天龙登甲局是什么意思。

  “师傅,刚才崔大哥说的天龙登甲局是什么意思,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不等我开口,段寒天已经开始忍不住开始向刑玄易问道,刑玄易朝着远处山峦看了一眼,沉声说道:“我虽说不会什么河洛九星之术,但天龙登甲局之名也曾听说过,这是风水里面最好的一种格局,依附在龙脉之上,有这种格局的地方必然埋着帝王将相,不出其二。”

  据刑玄易所言,风水堪舆中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古代风水术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地理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

  龙脉指如龙般妖娇翔,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其标志,故风水家称之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龙脉从昆仑开始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龙脉的布局结构和分级,类似一棵大树有根龙、干龙、支龙、叶龙,一般龙脉灵气聚集之地被认为是风水宝地,也被称之为龙穴。

  至于局则是根据龙脉走势形成的一种风水格局,天龙登甲局在所有的风水格局中首屈一指,可以说是世间罕见。

  “师傅,照你这么说的话这里埋着的是古代帝王?我觉得不太可能吧,这里只不过是一处山峦罢了,哪有帝王会看重这种地方,再说人家帝王的墓穴都是极其奢华,而且还有陪葬之物,这洼陷中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怎么可能埋着帝王。”段寒天看着刑玄易有些疑惑的问道。

  刑玄易还未开口,一旁的崔向南便说段寒天对于风水堪舆不通,有这种不解也是在情理之中。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棺分葬

  根据河洛九星之术所言,越是风水宝地越不能建造的奢华,容易反噬后代,而且古代帝王建造之地大多都是根据风水,至于是平原还是山顶根本不在乎,而中国民间下葬方式更是多种多样,苗疆之地的悬棺葬,藏族流行的天葬和塔葬,还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树葬,中国最为古老的一种下葬方式便是水葬。

  水葬在中国古代人们思想中是最神圣的一种,水在人们的印象里和文化传承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水乃是生命之源,水葬代表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向往,相传明朝首富沈万三的尸体就被水葬在镇北银子浜底,沈万山之所以葬在水底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因为怕其巨额财富被盗窃,根据历史记载,沈万三在机缘巧合下,偶然从山中得一聚宝盆,只要往盆里面放上一点银子,宝盆就会长出一大盆的银子,使得他成为当时天下第一首富,明朝皇帝朱元璋开国后需要大量的银钱充盈国库,知道此事后巧设计谋,逼沈万三献出聚宝盆和全部银子,沈万三不肯,悄悄将银子运回周庄,藏在了银子浜下,在他远走他乡四处躲藏时,被朱元璋的御林军抓住,抢走了他的聚宝盆又把他发配云南充军,而在沈万三死后,他的灵柩却被运回了周庄,安葬于银子浜底,与他的巨额财富共眠。

  其次是在明朝的那个时候,古人就已经很有智慧,把墓设计安排在水底,就可以使之与空气隔绝,这样尸体保存的时间就会延长,但前提是水不能进入墓里面,这对于墓穴的设计和隔水效果就非常的考验,也体现出古代匠人们的高超技艺。

  听崔向南说完我算是开了眼界,我原以为这世上只有土葬,没想到竟然还有其他下葬方式,想到此处我看着崔向南问道:“崔大哥,刚才刑爷爷说地埋着帝王将相,这是真的?”崔向南听后朝着四下山峦看了一眼,随即说道:“刑老前辈的话也并非如此肯定,在古代风水堪舆之术比现在更胜一筹,很多方士都会利用河洛九星术来判定龙脉之位,除了帝王将相想让后世长存之外这些方士也希望福泽后代,一旦他们找到极佳的风水宝穴也会将自己的葬在其中,所以这地方到底埋葬的是不是帝王将相还有待商榷,惊蛰,既然咱们已经确定此处为天龙登甲局,你赶紧带我去铜角金棺埋葬之处看看,常言道一山难容二虎,一山只有一个风水穴位,若是再多便会改变风水,从大吉变成大凶,既然能够找到此山埋葬想必都是风水高手,若真是如此埋葬之人不可能不知道这山上已经有墓穴,这倒是怪了。”

  见崔向南心中疑惑,我也不再耽搁,领着众人便朝着先前发现铜角金棺的地方走去,此处距离山顶不远,大概也就数分钟的路程,越过一道陡坡之后我们便来到了树林之中,我抬手向前一指,说道:“崔大哥,前面的坑洞便是先前埋葬铜角金棺之地,实不相瞒,当初我们之所以发现铜角金棺还是因为其中流淌出来的血液。”崔向南一听这话愣了一下,问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便将铜角金棺装满心脏的事情告诉了崔向南,崔向南闻之色变,连忙来到坑洞位置查看,此时坑洞之中残存的血液已经渗入进了泥土之中,将泥土染得一片暗红色。

  崔向南蹲下身子用手捻了捻地上带血的泥土,然后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随即说道:“这的确是血液,刚才你说铜角金棺之前一直在向外汩汩冒出血液,后来将其打开之后血液就不见了,对吧?”我听后嗯了一声,说道:“没错,我们也觉得奇怪,那鲜血本来如同泉涌一般,好似源源不绝,但打开之后血液就戛然而止,崔大哥,你见多识广,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崔向南沉默片刻,随即朝着山顶方向看了一眼,数秒后脸色一沉,有些凝重的说道:“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这是罕见的三棺分葬,这两口棺材的主人其实是一个人!”此言一出莫说是我诧异无比,连徐清安和刑玄易等人也皆是一震,崔向南说的三棺分葬简直是闻所未闻,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种下葬方式。

  我转头看了一眼刑玄易,从他的神情来看他应该也没听说过,见我们几人都是一脸发懵,崔向南便跟我们解释说所谓三棺分葬其实就是一个人分成三口棺材埋葬,其一为尸骨,就是人的本体,其二为三魂,也就是胎光、爽灵、幽精,其三为七魄,分别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

  三魂主精神,指的是一个人的精气神,七魄主血,身上所有的血液都属于七魄,据崔向南所言,铜角金棺中之所以会源源不断流淌出血液就是因为里面装着的是墓主的七魄,七魄为人之血液,从中向外流血也是在情理之中,而一旦铜角金棺打开,七魄分散,这血液自然就会停止,至于山顶位置埋葬的应该是墓主的尸骨,千年时间墓主的尸体早就化身白骨,而千禽祭棺就是用动物的血肉重新铸造尸身,待三魂七魄归位。

  “崔大哥,你刚才说棺材一开这七魄就会分散,既然如此棺材里面的心脏是如何装进去的呢,如果要将心脏装进去肯定会打开棺材,这样一来七魄不就散了吗?”徐清安看着崔向南有些疑惑的问道,崔向南听后摇了摇头,说道:“开棺方式不同造成的结果肯定也不一样,我想存放心脏之人应该是用了什么秘术将七魄封印在棺材中,所以才没有让其分散,而你们打开棺材的时候凭借的只是蛮力,七魄自然会离开铜角金棺。”

  “那墓主为何将这铜角金棺中装满心脏,而不是装其他的东西?”我看着崔向南问道。

  第二百五十九章 木棺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