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章(2 / 2)

  最后千寒只能进空间仔细翻找,终于在一个角落里翻到一些治疗流行感冒的药。

  药盒子上记载的一些发烧,乏力,头痛等症状和万雨实在相似,千寒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拿了温水给万雨一起服下了。

  根据药盒上的服用方法一天三次的给万雨服下,两天后万雨居然有了好转。

  不再有发烧,头痛等症状。

  千寒一时间庆幸极了,庆幸自己生在那个医疗条件发达的世界。

  又过了两天,万雨终于好起来,只是气色看起来不好而已,毕竟病了那么久。

  想到县里还有很多人在病痛的折磨下挣扎,再加上流行感冒要是有用的。

  千寒确定了这次的疫症是由于流行感冒所导致的。

  只是这时的医疗条件不好,导致人们束手无策。

  但是千寒手里的药品并不多,想要帮助成千上万的百姓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一旁的万雨知道了千寒的苦恼,拿过药盒,药盒上面记录了一些药品的的主要成分。

  便对千寒说“夫君,我看这上面有药材的主要成分,你不如抄写下来交给那些太医们,有了主要的药方成分,我相信以那些太医们的医术定能研究出治疗疫症的药方”

  千寒一听,十分高兴,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茬呢。

  说实话在现代,很少有人会关注那些密密麻麻小字。

  万雨也是因为一直躺在床上无聊,刚好药盒放在床头柜子上,才发现的。

  千寒赶忙拿来纸笔,把上面的主要成分抄写下来。

  然后扶着夫郎躺下,给他盖好被子。

  就出门朝着医馆而去,医馆里面除了太医们,还有许多病人。

  许多病人们本来是待在家里的,但是听说朝廷派了太医来救治他们,就待不住了,纷纷赶往医馆,希望能够早一步得到救治。

  奈何太医们药方子不知道换了多少,这些病人们丝毫没有好转。

  这几天陆陆续续的又死了许多人。

  要不是这些病人们已经病得站不来,肯定会发生许多事端。

  正在这时千寒上门来说,自己找到了解决疫症的办法。

  千寒掏出一张方子交给太医们,但是他们哪里会轻易相信千寒说的话。

  千寒只好说道“我夫郎之前也是一直病着不好,我无奈之下找了几种医书上记录的能治疫症的土方子,再加上一些其他药草胡乱熬制了汤药给我的夫郎喝,现如今他已经好转了”

  “你说的是真的?”太医们纷纷盯着千寒。

  千寒点点头说“当然是真的,不过我是胡乱抓的药材,我已经记不得比例和其他药材了,只记得纸上写的这几个”

  要是千寒说他有了详细的方子,这些太医一定不会信,但是千寒说的药方只是一个大概。

  这些太医就有些相信了,接过千寒的药方一看“紫苏叶,白芷,白术,茯苓……”

  “妙啊,这些药材加在一起,确实有治这次疫症的效果,只不过具体的药材比例还需要我等好生琢磨一下”拿着方子的太医如获至宝。

  这些人已经顾不上搭理千寒了,纷纷转向药房,他们要好好研究一下。

  千寒摸了摸鼻子,无奈的走了。

  很快,第二天,县令就挨家挨户的宣传,医馆已经研制出能够克制疫症的药了,但是这种药暂时只能缓解病情不再继续恶化下去,不能根治。

  不过放心,太医们已经在加班加点的研究根治疫症的药方了。

  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

  县令同时让百姓们前去医馆领药,有病的可以缓解病情,没病的吃了可以预防疫症。

  哪怕是只能够缓解,并不能够根治,这对于百姓来说已经是很好了。

  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前往医馆去领药。

  还好药材是朝廷提供的,再加上几家医馆的倾力相助,暂时还是管够。

  这边的情况的到了缓解,一时间百姓们压抑的情绪绷不住了。

  不少人在医馆门口大哭起来。

  苦难的日子终将会过去。

  这场景感染了许多人,不少前来领药的人都跟着大哭起来。

  陈县令前两天抽空给朝廷上了一道折子,说明疫情的严重,太医一时之间也无法解决,并且又死了许多的人,上报了各种情况。

  之后千寒来献药方,众人都忙着研究药方,此刻县令还得安抚民心。

  忙的是不可开交,也没有时间再次给朝廷上折子说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事。

  再加上封城,所以朝廷暂时还不知道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事。

  京城一时间流传起了各种童谣。

  都在说是因为皇帝行事不周,惹怒了上天,降罪于百姓,所以才会发生疫症。

  一上朝,满朝文武都在上奏折,希望皇上能够下“罪己诏”

  皇帝自认为继位以后从来都是战战兢兢,努力为百姓做些实事的人。

  不认为自己有何罪,会惹怒上苍。

  如果他真的行事如他父皇那般,那他下一个罪己诏也不是不可。

  所以皇帝暂且压下了雪花一样的奏折。

  没有下达罪己诏,但是他心里也清楚,这罪己诏迟早得下的。

  三日后,宣武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让身后的太监宣读自己的罪己诏。

  太监拿起托盘上的圣旨,正准备打开。

  这时外面传来了八百里加急的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