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2 / 2)


  哪知曹姽将酒杯砸碎在地上,酒意上头口不择言:“身为一国之君,却连一个女人都护不住,李期,你李家的老祖宗可知道?”她看着刘熙铁青的脸呵呵一笑,突然声音冷然而昂扬起来:“四十六年前,成都王李特带十万流民辗转中原,最后入蜀称王。当年他站在剑阁之下,感叹如此鬼斧神工之天险,何以刘禅却轻言投降、便宜曹魏?因此李特曾说,李家子孙后代若有降敌辱没祖先者,必遭万世唾骂、入猪狗道轮回。如今本公主殿上饮酒,方觉这酒水臭不可闻,盖因是与猪狗同席,归义侯,你说是也不是?”

  此时归义侯李期早已是脸色呆茫、冷汗一片,金莲夫人的啼哭尚尤在耳边,可他魂魄却已不在了。半晌,李期起身对曹姽及刘熙行一大礼,恭敬道:“在下失态,请容在下离席更衣。”

  刘熙见他汗湿重衣,皱了皱眉头,便点头答允。殿上只剩东魏与北汉两席相对,刘熙讽笑:“一国公主,何苦披发散髻?若叫你母帝知道,必定十分责难。不过,本太子看着倒是别有风情。”

  曹姽也懒得去梳头,她也不会梳,只是拿手指有一下没一下顺着披泄而下的发丝。突地脑后有只大手伸来,竟是始终看着这场乱局、一言不发随侍在曹姽身后的阿揽,这高壮的汉子却手势轻柔,给曹姽慢慢挽起发,因那银钗不知被扔到何处了,他拣了干净的象牙箸固定了头发。

  曹姽其实面对刘熙,一直还在紧张,刘熙的阴险狠毒已经刻在了她的骨子里。此刻阿揽伸手,很好地安抚了她的情绪,她没觉得暧昧,更没觉得犯上,反而想赞他一句体贴人意。

  那双手抚摩到她头皮的时候,还带了一阵别样的酥麻,若不是手势还笨手笨脚的,曹姽几乎想让他取代身边侍女,日日给自己梳头。

  当下振作了些,曹姽毫不留情道:“这便是太子读书太少了,虽说北汉皇帝陛下入主长安之后,一直苦心营造太学,看来实在效果不得彰显。堂堂北汉太子,只看我披头散发,却看不到何为礼义廉耻,本公主今日便要教教你做人的道理!”

  刘熙大怒,偏偏对曹姽的话不明所以,这读书少的缺点就暴露了出来,当下便不再多话,众人沉闷喝酒。

  不多时,。一个北汉侍人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跪在刘熙面前哀哀禀报:“太……太子,归义侯他趁着奴婢们给他换衣的时候,拿了寝室中偷藏于枕中的毒药,此刻已经服毒自尽了!”

  “什么?!”刘熙当下暴怒而起,一脚将那侍人踹到一边,正要往外奔去,突然意识到归义侯已死,他去不去都无济于事,北汉原本稳操胜券的王牌,此刻已灰飞烟灭。曹姽逼死归义侯,玩的是堂而皇之的阳谋,即便是最清高中肯的史官,也说不出半点不是。

  刘熙当下站住脚,露骨的眼神将曹姽上上下下打量,一刻后狞笑道:“公主,你很好!你简直好得很!既然本事那么大,本太子的太子妃,非你不可!”

  刘熙拂袖而去,曹姽这才发现自己紧张至极,竟一下子站不起身来,身后阿揽伸来一条胳膊让她倚靠,这才险险站稳。

  相信不出半个时辰,为归义侯治丧的消息就要传遍成都城,康肃无计可施之事,曹姽做到了,她逼死了归义侯。

  这是她第一次直接得益于上辈子的经验,因为女帝申饬归义侯的圣旨便是这般写的,不多久之后,归义侯就因无颜苟活、自裁身亡。

  当曹姽诚实地面对自己,如果当年她没有被烧死,结局会如何?她是一定会自杀的,曹氏家族的血性,到底依然留存在她骨子里。

  作者有话要说:日更了九天,礼拜天休息天。

  各位周一再见,么么哒!

  大概是我没大纲的缘故,这篇文头轻脚重,后期可能一直高能,很高兴大家还能一直追到现在!

  让我们一起奔向完结吧!

  ☆、第六十九章

  曹姽回到下榻之所时,康肃早已等在那里,见她回来了,当下冷着脸斥责道:“公主实在太过任意妄为,那刘熙岂是好相与的,北汉已经向女帝求了两次联姻不成,今日刘熙临去前的话你可放在心上了?若是北汉再提,你与二公主年纪渐大,要陛下如何拒绝?”

  曹姽知道康肃虽口气不好,却是因为实实在在担心自己,便无辜笑道:“刘熙岂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动手,即便他打我的主意,也要看他有没有本事。今日就算有所冲突,以两国势均力敌的态势,刘曜老儿未必愿意发难,而东魏未必不敌。”

  康肃叹口气,曹姽虽任性妄为,却委实有法子。今日换了其他人,怕是都做不到这般正大光明逼死成都王,原因无他,不过是身份不够,所处地位不同,眼界自然不同,也只有曹姽这样的身份才能触动成都王的耻辱之心。

  她这样肆无忌惮的性格,比起曹修软弱温吞的脾性,似乎都不是东魏之福,更不要提还有一个二公主连这块料都不是。他心里又把慕容傀反反复复骂了好几遍,若不是这个蛮子,曹致的孩子们怎么一个成大器之像的都没有?

  不过操心这些事情未免过早,康肃驻成都三十日,北汉因忙着镇压西川此起彼伏的叛乱以及失去成都王在手,不得不将成都划地而至,双方以成都为界,各领东西川事务。

  庾希作为东川太守进驻巴郡,巴郡与成都之间则配备重兵把守,吴爽将与康肃换防驻守成都。至于巴郡,康肃与庾希商量之下并不忌讳使用降将,那钱牧野世代居于巴郡,家族在此地颇有威信,他既然已经投降东魏,说不定便是个助力。

  钱牧野自祖上任益州牧之后,钱氏便是个地地道道的蜀地家族。其实对他来说,蜀汉刘氏、魏国曹氏、晋之司马氏乃至成都王李氏,都是外来的野汉。只要令蜀人安居乐业,头顶上是哪片天根本不重要,何况李氏并不是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并没有什么值得眷恋效忠的。

  只不过面对新来的东川太守庾希,钱牧野还是有那么点别扭,便打算给庾希指点指点:“庾太守可知道,蜀民到底有多彪悍?”

  庾希事先做了不少准备,当下点点头。

  钱牧野却伸出三根手指道:“我祖父任过晋之蜀地太守,因令行教化、严止蛮风,咱家的祖坟被挖了三次。”

  庾希的脸白了下,也不由想象自己百年之后尸骨被人掘出侮辱的样子,当时虽则没有失态,但想着自己老大年纪了,未免身后不测,便打算将庾倩一起调来,往后万一不幸鞠躬尽瘁于任上,也好让这个族侄帮自己魂归故里。

  他这么一个举动,却恰恰歪打正着,以蜀地的不羁之风革除了庾倩身上迂腐寡言的不足,真正给庾氏培养了一名中流砥柱,又足以将这姓氏延续百年。

  康肃因将领大军回荆州,便打算将阿揽留给庾希,庾希先前就为阿揽相面,就觉得此人不是寻常之辈。康肃又将他在入蜀后的表现一一道来,庾希听得越来越喜,暗叹自己当日眼光奇准。

  于是,他饶有兴趣地问阿揽:“你可会博戏?”

  时魏晋不论宫廷还是民间皆博戏盛行,官方也并不怎么禁止,阿揽与他那些同伴自从升官涨了俸禄之后,也比往常多玩了些。更不提庾希这等名士,皆是个中好手、将博戏引以为豪,时人甚至将风雅的围棋,都可视作赌博。

  阿揽也并不拘泥:“六博、双陆、樗蒲或是弹棋,属下都能奉陪一二。”

  庾希见有人做对手,也乐得高兴,指着康肃道:“这老头不喜这等玩物丧志之器,公主又只精于弹棋,今日老夫总算找到对手。”

  当即令侍人摆出双陆棋盘,竟是煞有介事地要和阿揽对战起来,这双陆乃是东汉时期便流行的博戏,与六博、樗蒲之类均有相似,双陆棋盘左右各有六路,二人各执二十余玉小人,乘象或马,以局道中争得要路以为胜。

  因阿揽没有钱财傍身,先时庾希体谅他,玩得并不大,赌注不过数百钱而已。二人互有胜负,曹姽却发现阿揽的赌本渐渐多了起来,盖因庾希若是赢,只赢一两子,而阿揽却可赢数子,于是即便双方各有斩获,获利到底却截然不同。

  按子论输赢,就算二人各有胜负,输的却是庾希的钱财。博戏钱来钱往极快,此时赌注已上到二十金,这对庾希不算什么,建业豪赌百金不在话下,甚至骏马和田宅都可以拿来赌,而阿揽从一无所有到赌本二十金,已然就是赢家了。

  殊不知,阿揽这局却将二十金尽数输了,庾希却呵呵一笑掀了棋盘,骂了句“臭小子!”,又将二十金赏了阿揽,便不愿再玩下去了。

  康肃便道:“阿奴,你打打弹棋,我且看你退步没有。”

  因这弹棋之戏兴于魏宫,文帝曹丕更是此中高手,曹氏族人均擅长此道。弹棋在一块打磨光滑的石板上进行,石板中间隆起四周低平,两边各有一个圆洞,每人六枚象牙棋子,将六枚棋子均打入对方洞里就是获胜,也可用自己的棋子阻碍对方。

  曹姽自幼练习弓射,准头和手劲都很精确,偶尔陪女帝下棋取乐时,还能抽一方帕子取代指头弹棋,照样取胜,宫内都知道这小公主于弹棋一道上,可称一品。可是今日偏偏见了鬼似的,一盘棋下了足半个时辰,双方都是一子都未进,曹姽便知道阿揽的技巧远高于自己,便泱泱不乐,直说不愿意下了。

  康肃看她吃瘪有趣,待年轻人走了之后,庾希却问道:“康公,你说这阿揽像谁?”

  康肃半晌无言,良久却沾了水在桌上写了个“邓”字。

  庾希抚掌叹道:“正是邓艾,邓艾之才,在于步步先于旁人,从不错判形势。只这阿揽比邓艾更能审时度势,前途无量,后生可畏。”

  “这便是我把他交给你的理由。”康肃似有所顾虑:“他毕竟是胡人出身,以建业一贯行事,来日必会受阻。若是领兵在外,又得一方官员倚重,或可还有为国效力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