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节(1 / 2)





  祝大伯一边大口吃,一边咧着嘴跟祝爸爸忆苦思甜,说小时候多艰难,养孩子多不容易,然后开始抹泪,又拐到娶媳妇多困难上来。

  祝小安跟他同桌吃饭都觉得恶心,吃了半块饼子就说饱了进屋里看书去。

  吃了饭,祝萍萍收拾饭桌,祝小安在屋里故意不去帮忙。

  外头祝大伯继续和祝爸说定亲的事儿,“本来今天……要定亲的,这一耽误……三家的饥荒。”

  祝大伯在堂屋和二弟说得唾沫横飞,见祝小安一直不肯出来听他说话,心里有气,大声道:“这个家还是我……哈你爹说了算的,一个女孩子……听着就行。想继续上学就、就……就先定亲,不定亲不上学!”

  祝大伯也不装好人了,直接给二房拍板决定。

  他感觉再让侄女拖下去,加上那杨老师嘴皮子会说,再把二弟给说动了怎么办?

  屋里的祝小安听着,心中的暴戾之气陡然炽烈起来。

  怎么不去死!

  去死!

  如果傻子堂兄死了,大伯死了,一切麻烦都会消失了!

  她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堆从常三春兄弟那里学来的杀人招数,打雷下雨那么多被雷劈的,农村用电不安全那么多被电死的,村外都是河那么多淹死的,车祸死的,玩火烧死的,有人走路摔死、吃饭呛死……

  死法成千上万种,这混蛋怎么就活得这么滋润!

  、

  、

  她感觉自己会冲出去捅死大伯,拼命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杀人是下下之策,是走投无路下的鱼死网破,她不能那么蠢。

  重生一次不是为了把自己搭进去的,否则还不如直接破罐子破摔嫁给常三春,让常三春拒绝换亲,让祝大伯做春秋大梦。可她的底线绝对、绝对不能嫁给常三春那个人渣,也绝对不能扯上命案让自己锒铛入狱。

  虽然学习好,却不是什么高智商犯罪分子,她的知识储备量做不到杀人不留痕,没法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

  如果……要是……他们自己作死呢!借刀杀人、意外而亡……

  祝小安心头一跳。

  随即一个自嘲的念头浮上来,她彻底冷静下来。

  人在愤怒至极又无力的时候,迸发出来最强烈最直接最能解恨的一个念头就是:去死!

  而这种念头,恰恰证明了一个人的无力,他无力做出对抗,所以只能靠心里咒骂来发泄,于事无补,再次遇到类似情况,还是只能诅咒对方去死。

  如果有能力对抗,他可以直接怼回去、骂回去、打回去,而不需要内心诅咒。

  所以,内心诅咒,是无力无能的体现。

  她不要这种无能的诅咒,与其寄希望于老天劈死他,不如自己想办法解决。

  最粗暴的就是祝大伯或者祝高升有个什么“意外”,只是她办不到,靠老天也没谱,不做此想法。

  另外最简单直接的就是让祝萍萍换亲,毕竟祝萍萍做梦都想嫁给常三春。

  如果常三春不答应,那她只能先拖着不定亲,时间越久越好。

  按照当地的习惯,如果订了亲,那就等于是人家的人,怎么调戏都是无所谓。没定亲,女孩子不乐意,那就是耍流氓,是要坏名声的。男人比较在意这个,尤其常三春一直得意自己兔子不吃窝边草,对村里人非常和善,更要脸面。

  至于其他的解决办法,目前对祝家都无效,报警都不管用,90年的农村妇联有什么用?那么多家暴的、虐/待的,派出所都管不了,妇联就更是摆设。

  而爷爷奶奶都管不了祝大伯,其他人更没用,再说她现在未成年身份证都没有,要想离家根本不可能。祝家第一个想的就是杨老师夫妻,是不是他们拐了她,以祝大伯夫妻俩的尿性,他们绝对会整天跑去学校闹,闹得杨老师俩工作都丢掉。

  所以在没有强有力外援的情况下,她目前还只能靠自己。

  她不但要保持最优秀的学习成绩,考上县一中实验班,还要挤时间投稿赚钱,同时想办法挑拨大房二房的关系。

  很重要的一点,她要在这一年中,尽可能地结识更高层次的人,寻求强有力外援!

  时间其实很紧迫!

  、

  、

  这时候祝大伯又在讲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兄弟就是姊妹的责任,大房是树干,次子是树根,要怎么怎么支持他,家族才能兴旺,才不会被人看笑话之类的。

  所以祝高升必须要娶个媳妇,祝家一定要和常家联姻,说得他们好像多大的家族一样,也不怕寒碜,只可惜祝爸爸就吃这一套。

  旁边祝萍萍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看着他们,只是怎么也还小,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说自己可以去换亲。

  于是她就推开门,倚在门框上故意让祝小安听见大伯说什么。

  这是一个信号。

  祝小安回头对上祝萍萍的视线,一触即分,看来祝萍萍是要鼓起勇气把握自己幸福了。

  她起身走到西间门口,故作轻松道:“其实也不是非让我去换亲啊,萍萍就很乐意。”

  作者有话要说:  每次写完要修好几次,有时候甚至直接重写,这样作者脑子里的细节,就会有点错乱,比如前面说过的以为没说,或者没交代以为交代了……

  尤其删删改改会出现莫名的错字漏字,亲们包涵啊,好在不影响情节,我看到了就会改的。大家不要以为是故意伪更。

  第20章 献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