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2节(2 / 2)


  玉云烟给了她一个白眼, “你不是不怕吗?”

  阮明颜:那还是有点怕的。

  次日。

  招兵据点。

  阮明颜和其他的余下九大军团的军团长齐齐坐在露天的临时据点,开始这一次的招兵买马。

  她顶着身旁其他几大军团长让人头皮发麻的注视目光, 命人将招兵告示张贴了出去,坐在她身旁的其他几大军团长眼尖的看清告示上所写,立马就出声叫嚷道:“阮道君, 你这事情做得不地道啊!你麾下还缺医修辅修吗!?”

  “所有军团里就属你医修辅修最多了!”

  “你吃肉好歹也给其他人留口汤喝啊!”

  ……

  ……

  所有的军团长(除崔兰叶之外),都用痛心疾首宛若看十恶不赦的禽兽的目光看着她,来了, 她又来了,又来抢人了!

  不慌, 意料之中,这只是每次招新兵时的基本操作而已, 镇定!被集火的阮明颜神色淡然, 不慌不忙说道:“瞧你们这话说的,我难道会少你们吃喝的?”

  “每次你们找我借调手下人马,我有拒绝吗?”阮明颜看着他们指出事实说道。

  各大军团长顿时哑火了,这倒也没错。

  医修辅修在战场上总是被优先针对的, 而大部分医修辅修也不善战皮脆不能打,所以伤亡很大。除了阮明颜的第四军团和崔兰叶所率领的第一军团,其他军团都长年缺少医修辅修。自家军团人手不足,那就……就去朝有的人借啊!

  这造成了营地里除了崔兰叶的第一军团之外,其他八大军团都朝阮明颜借调过医修辅修,顺带一提从阮明颜手下出去的医修辅修总是比旁的生存能力更高,更能适应凶险激烈的战场。

  论调教人,阮明颜的本事即便是对她再有意见的人也都不得不承认,她很有一手。这个人对于战场,对于战斗天生有着过人的敏锐,且极为擅长挖掘他人的天赋和潜力。

  以及——

  崔兰叶所率领的第一军团之所以不缺医修辅修,那是因为第一军团全员都是剑修,也就是俗称的……菜刀队。

  只要我的剑够快,敌人就伤不到我!

  不带医修辅修单凭一把剑砍受伤了就嗑药的全剑修第一军团,和医修辅修占据了几乎一半人数却异常能打的第四军团,在整个樊城营地里都是独树一帜的奇葩。

  见其他军团长哑口沉默,阮明颜趁势而上,故作抱怨道:“每次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小白菜,刚长成就被你们给借走了。这一去就无回了,你们什么时候把借去的人还回来?”

  闻言,各大军团长纷纷装傻道:“哎,我看那个小伙子错,体格健壮,看上去就是个命硬。”

  “旁边那个也不错。”

  ……

  ……

  绝口不提还人的事情,也不抱怨阮明颜抢人了。

  阮明颜见状冷笑了一声,端起手边的茶喝了口,暗暗翻了个白眼这群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家伙。

  她军团内的医修辅修占了半数,但是往往都留不长,一开始的确是因为无意,就像是人类慕强般,人总是下意识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聚集在光源旁。

  阮明颜所率领的第四军团也许不是最强的,但绝对是最安全最适合新人的。这种最,源自于阮明颜对于战场战局的掌控,在于她每一次的排兵布阵。

  每一个入了她麾下的战士,都能够最快的适应战场,在危险激烈的战场上生存下来,渡过最艰难危险的新兵期,然后迅速的成长起来,成为坚不可摧强大的战士。

  据统计,阮明颜的第四军团是死亡率最低的军团。

  在樊城营地的十大军团,最想加入的军团排名第一的正是阮明颜的第四军团,第二则是崔兰叶率领的第一军团。

  医修辅修在战场上是珍贵的资源,每一个死亡都是巨大的损失,第四军团医修辅修人数占半,其中不乏身为军团主帅的曲星河顺水推舟的原因。

  最强的剑修在第一军团,最强的医修辅修在第四军团。

  这就像是两柄利剑,一柄在前方战场横扫千军,另一柄插在后方定乾坤。

  ——

  直到日落。

  阮明颜从前来报名的修士中挑选了一千名合格的新兵,将这群新兵交给玉云烟负责安置后,就愉快的和同样结束了招新的崔兰叶去喝茶吃饭了。

  甩手掌柜好快乐!

  可怜玉云烟硬生生从一个冷面美人,被逼成了大事小事都操心的社畜。

  私账内。

  “……那群家伙真是越来越过分了,瞧那话说得,好像我故意和他们抢人一样!分明是他们挖我地里的小白菜好吗!”阮明颜冲着对面低眉敛目喝茶的崔兰叶抱怨道,“我觉得我都成了他们的人才培训师,我也想上战场浪好吗!”

  “这可要比坐镇后方制定战略有趣了,好怀念以前在战场上随便浪,浪翻天的时候啊!”阮明颜一脸怀念的表情说道,随即满脸郁闷,随着前线战况转好,进入漫长拉锯战之后,她的另一作用就被挖掘出来了。

  比起上前线杀敌,曲星河更需要她在后方指定战略以及为后续作战培养战力。

  崔兰叶熟练的安慰她说道:“能者多劳。”

  “……我倒希望我不那么能。”阮明颜两颊鼓起,郁闷说道:“我可是剑修啊!哪有剑修不冲在前线杀敌,反而龟缩在后方干谋士的活?师尊真是太残忍了!”

  “……”

  崔兰叶放下茶杯,抬起眼眸看着她,“要不要出去打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