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98节(2 / 2)


  直播间里正讨论得热闹,吴普一行人已经到了书房。

  都召唤了这么多文化人过来了,书房里的家当自然是很齐全的。

  吴普亲自给唐寅把笔墨纸砚给搬到桌上,让唐寅看心情给大伙露一手。

  唐寅好奇地捻了捻铺在桌上的宣纸,笑道:“上好的檀皮宣。”

  吴普说:“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纸了。”

  兜里有钱,吴普也舍得花,给他们添置起东西来从不含糊。

  毕竟,他们要是搞出好的书画作品,最终还是便宜了博物馆啊!甭管别人知不知道这是真迹,反正他自己爽到了。

  “什么纸都无所谓,以前都是客人自己带什么纸来我就在什么纸上画。”唐寅亮了亮自己手里空空如也的便捷酒壶,“有酒吗?不喝两口我画不出来。”

  吴普笑眯眯:“行吧,给你装两口,多了不行,搞喝播可是要封禁直播间的。”

  他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特别遵纪守法。

  吴普还真给唐寅装了几口酒,期间还好生研究了一番唐寅随身携带的明代便携酒壶。

  这宝贝都被盘出浆了。

  可见唐寅是真的很喜欢它。

  唐寅拿回自己的酒壶,抬手晃了晃,无奈地抬眼看向吴普。

  说是两口,真就是这么一点啊!

  早知道他就说十口了!

  苏轼从唐寅的表情读出他的想法,拍拍唐寅的肩膀宽慰道:“习惯了就好,他这人就是又损又抠。”

  唐寅也只能尽量习惯了。

  他拔开酒壶盖子,把里头还不够润湿喉咙的酒全灌完,接着把酒壶往腰上一挂,提笔画了起来。

  唐寅画的是他最擅长的山水画。

  作为文人画派的继承者,唐寅向来推崇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里永远充满诗情。

  这几年卖画度日,大大提升了唐寅落笔的熟练度,大伙只见他手腕飞转,一块墨色深浓的巨石就跃然纸上。

  若说书画在苏轼书、画、诗、词、文这些技能里面排在最末,那书画在唐寅书、画、诗、曲、文这些技能里面却排行最前,光是看他落笔就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就是一般人会有些恍惚:怎么就出来了?怎么一眨眼这石、这山、这木就出来了?

  这种问题问天赋高的人是没用的,他们只会回你一句:“啊?这不是有手就行吗?”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比人和猪之间的差距都要大!

  不管画价再怎么被压低,唐寅对自己的画都是很认真的,他也极其喜爱画画这件事。

  据传有次他给人画了个桃杏扇面,结果有个他看不上眼的人在上面瞎题字,他当场就上去用浓墨把它给抹掉了。

  此时的唐寅就全神贯注地投入画画,一幅清润淡雅的文人山水画逐渐在他笔下成形。

  李清照是懂画爱画的,过去常与丈夫品鉴古字画,一看便知唐寅水平如何。

  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化,山水画派越发地清峻秀逸,对极了李清照的胃口。

  等唐寅搁下笔,李清照由衷夸道:“画至臻境,浑然天成。”

  尤其是有苏轼在前面作对比,更显得唐寅这绘画技巧的高超。

  若是早几年的唐寅,他落笔时铁定还是院画派的画法,可经过这些年的锤炼,他的笔锋已经变得圆浑曲折,落笔十分灵活自由,逐渐脱离他老师的影子有了自己的风格。

  瞧着十分清新雅致。

  苏轼虽同样觉得唐寅画得好,但他也读懂李清照看过来的眼神。

  他觉得李文叔这个女儿,大概生来就和他不对付。

  要不怎么一提豪放派就提“苏辛”,一提婉约派就少不了她李清照!

  他的画怎么了,他的画也不差!

  业余爱好还要登堂入室水平才能喜欢不成!

  冯梦龙倒是没说什么,他从头到尾都在认真观摩唐寅的作画过程。

  显然又在取材。

  吴普好奇地问:“你准备双开一本《唐伯虎平妖传》吗?”

  冯梦龙还真认真考虑起来:“也无不可。不过编辑说上架后就可以放心爆更了,可能没有时间开新书。”

  吴普怂恿道:“相信自己,你肯定能做到的,以前你应该也曾经很多本书一起写。”

  冯梦龙摇着头说:“我都没开始写,我也不知道到底行不行。”

  吴普又暗搓搓怂恿:“《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具体是谁一直没人知道,有人猜测这书也是你写的,因为它刚出来你就把它和《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评为‘四大奇书’。这捆绑营销的手段瞧着特别眼熟,很像是你干得出来的事!你要不要去看看是不是你写的?”

  《金瓶梅》还算是《水浒传》同人来着。

  搞同人这事儿,冯梦龙最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