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开局继承博物馆第46节(1 / 2)





  “两个小姑娘也出来了!她们七夕雕瓜花好厉害,还能穿针斗巧!”

  “那手牵手的母女俩我也见过,小姑娘好可爱的,就是从来不接受游客的投喂。”

  “过分了啊,连动物园的动物都不能随便投喂,何况是人?”

  “对对,小孩子还是有点安全意识为好,千万别吃陌生人的东西。”

  游客们远远地讨论着这群古装大小美人,最后分析出来了:只有徐昭佩和王嫱是新来的!

  看她们交头接耳的模样,应该是几个原来就在博物馆工作的古装姑娘带着两个新来的小姐姐出来玩。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先落到王嫱身上。

  等对上王嫱望过来的眼神,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小姐姐杀我!

  有胆子大的人忍不住跑了过去,亮出手机里的相机问能不能和她们拍照。

  这些博物馆请来的演员也不知是为了减少交流,全都设定为只会说相关朝代的官话。

  很多人过来玩前都做足了攻略,所以对这一点了解得一清二楚,基本是连比带划地和遇到的古装“演员”交流。

  偶尔尝试一下这种交流方式倒也新鲜。

  感觉像极了牙牙学语的时候抓耳挠腮想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明白。

  最绝的当然还是姚教授这些语言学教授。

  他们坚持天天抢票,抢到了也不去欣赏展品,逮着个“演员”就开始和别人深入对话,不是掏出小本本神神叨叨地记录——

  “这是中古汉语的发音。”

  “这是上古汉语的发音。”

  “原来‘你吃饭了吗’用上古汉语这样讲!”

  要不是他们每次都只专注于语言学的问题,保安队长都忍不住过来让他们别骚扰博物馆“演员”了。

  巧的是,今天抢到票的也有一位语言学教授,姓戚,性别为女,年近六十,花白的头发打理得漂漂亮亮,看起来是个很有气质的女性。

  她抢到票后就做足了功课,早就从老友那边了解过每一个可以交流古汉语的“演员”,准备一到博物馆就随机逮人聊个够本。

  没想到第一次过来就看到两个生面孔!

  还有不常出现的几个女演员也一起出来了。

  戚教授健步走过去排队,等着上前和王嫱她们近距离交流。

  为了王嫱她们的安全,男性是不能近身的,只有女孩子们拥有合影特权。

  男游客只能酸不溜秋地疯狂拍照,恨不得给美人的每个角度都来一张。

  这个时候博物馆限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即使有一大群妹子兴奋地排队上前求合影,也很快在士兵的安排下整齐有序挨个拍完了。

  戚教授耐心地等女孩儿们快快乐乐地合影完,才上前向她们表明身份,表示想和她们随便聊聊天。

  两个小绣娘七夕出来和游客们交流过,其中也有戚教授这样的语言学专家,比较能理解戚教授她们是做什么的。

  她们姐妹俩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都给徐昭佩几人讲了。

  王嫱讶道:“女子也能当博士?”

  汉代时在太学搞教学的人一般叫“博士”,这些人也会时常被皇帝召见,帮忙解决皇帝学问上以及政事上的疑问。

  “可以的,纪录片上时不时会有女教授出来讲解,东坡先生没回去时给我们讲过。”小绣娘说,“据说她们大多是拿到博士学位后才留在大学当教授的,都读了好多年书。”

  徐昭佩说道:“那倒是不错,我记得史书里记过一段,说是和熹邓皇后喜欢读书,她母亲就很不满地责备她,‘你不好好学女红做衣服,一天到晚读书,难道还想当博士不成’。听起来仿佛男子读书天经地义,女子读书就是不务正业,真是没有道理。”

  既然已经了解了戚教授的身份,徐昭佩便掏出手机对戚教授表示她们可以通过文字交流。

  不过她对手机的操作不太熟练,最好还是戚教授提问,她来转述给其他人就好。

  戚教授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惊喜。

  两边凑在一起边逛博物馆边相互了解起来。

  戚教授一直录音兼记录到闭馆时间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这期间陆陆续续上来合影或搭讪的人不少,但绝大多都恪守社交礼仪,没有人敢唐突了佳人。

  一来这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二来就是……谁都不想上清阳博物馆的黑名单。

  最近网上在扒吴普的背景,都说清阳博物馆背靠骆氏集团,手头的藏品价值很多亿。

  接着又有人扒出七夕前夕吴普去机场接人,不仅接到一位有名的文物专家,还接到几车珍贵藏品。

  那可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几车!

  那得是多少宝贝!

  既然这些宝贝都记在博物馆名下了,将来肯定有机会和游客们见面!

  要知道现在博物馆放出来的藏品才三十件。

  这代表着以后博物馆全面开放,她们怕是要花三五个月才能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