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三第11节(2 / 2)


  但因为有章赫的提点,徐海清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过去她多少有些排斥姜林升,始终认为自己是暂时“寄人篱下”,这层排斥反倒成了障碍。

  如今她抽离出来,倒是比较客观的审视姜林升的为人处世和手段。

  即便是姜林升在家养病,大宅也不乏客人拜访。

  徐海清时常坐在二楼的拐角处,这里有遮挡,但不会阻碍听觉,楼下厅里的言谈都能听到一些。

  以前她并不太当回事,只觉得是虚伪寒暄、迎来送往,如今大约是看的书多了,加上有章赫的知识灌输,反倒听出不少门道。

  无论是政圈还是商圈都有明话、暗话,说出来的是“遮挡”,没说出来的才是“真章”,但这都得品。

  至于姜林升那几个养子、养女,其中两个常年在外埠,只在姜林升出院后匆匆赶过来看他一眼,不到一天便回了。

  本地的三个徐海清也从旁观察过。

  智商方面,似乎能跟上姜林升老奸巨猾的,也就只有贺铭远。

  有时候家里来客,贺铭远会被叫过来。

  康尧和罗珺通常不会用在这里。

  康尧最近行踪神秘,来去匆匆,多半还在为调查肇事司机一事奔波。

  罗珺么,媒体方面她比较拿手,无论是多大的公开场合都游刃有余,是个善于统筹管理的公关人才。

  隔三差五,贺铭远会主动来一次大宅,汇报和姚家合作的进展。

  但徐海清心里一直有个问号。

  按理说,这件差事应该是罗珺更擅长,如今却落到贺铭远手里。

  哦,是了,好像是因为姚家的姚写意初来乍到,因缘巧合先一步结实贺铭远,姜林升便顺水推舟将事情交给他——这件事罗珺是有过意见的。

  不过在徐海清看来,让贺铭远这个“骚包”去招呼姚写意,的确更为高明。

  只是那所谓的“因缘巧合”,是否真是巧合,徐海清可不信。

  因为这些观察和思考,徐海清的性子越发沉静,这就令大宅里来往的人越发吃不准她的想法,毕竟原来“乖巧”的刻板印象已经被大洪事件彻底颠覆。

  徐海清自觉这种让人看不透的感觉还不坏。

  不过这样平静自在的日子,很快就被另一场意外打碎。

  ……

  事发那天,徐海清就和平时一样,放学后不紧不慢地走到校门口上车。

  上车后,她就开始翻书。

  不过这本书内容有点深,她总是有一搭没一搭的看几行,累了就看着窗外放空。

  老张的行车路线和过去一样,途中会有一段比较堵车,因为要经过一所小学校和一家幼儿园。

  平时这段高峰会错过,但今天徐海清下课早,刚好撞到一起。

  小学校门口的街上到处都是孩子和家长,他们也不急着回家,就站在路当间和其他同学家长聊天说笑。

  徐海清听到孩子们哇啦哇啦的声音,便放下书,漫无目的地看向路边。

  那里临时停了几辆私家车,应该都是家长的,一群戴着小黄帽的小学生在车前追跑打闹。

  家长们有站在一旁说话的,也有呵斥孩子的。

  这时,迎面的人行道上,有个男人健步穿过。

  他一边走一边躲避小黄帽们,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女孩,身上没有书包和小黄帽,女孩年纪太小,不像小学生,应该刚从幼儿园接出来。

  相比周围溜溜达达的其他人,男人似乎更专注于赶路。

  他越走越近,徐海清的视线也跟着转移,快到平行线时,这才看清男人的装束和女孩的模样。

  男人一身休闲西装,牌子不便宜。

  女孩则穿着深蓝色的棉布裙,外面是一件米白色短外套,头上扎着两个小辫子,还戴着彩色几何图案的发卡,脚上是一双红色玛丽珍皮鞋。

  而女孩就趴在男人肩头熟睡,脸蛋肉圆,嘴巴嘟着。

  男人很快越过姜家的车,消失在徐海清的视线里。

  她没有转头继续追看,又将手里的书打开,找到刚才读到的段落。

  几分钟后,车子终于离开小学校,又来到幼儿园的范围。

  幸好已经过了下学高峰,家长走了大半。

  这时,老张破天荒地开口了:“小姐。”

  徐海清抬眼,刚要问什么事,就见老张侧头朝车子的侧前方抬了下下巴。

  徐海清看过去,只见幼儿园门口一辆熟悉的私家车,还有个男人站在车前、

  男人神色肃穆,眉头紧张,一手拿着手机,另一手插在腰上,一脸火急火燎的模样。

  正是康尧。

  康尧也看到了他们的车,抬了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