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表妹生存攻略(清穿)第173节(1 / 2)





  乐盈以旁观人的角度看,玄烨与皇太后相处到现在真情未必少。

  这日,她带着嫔妃们去宁寿宫孝敬过皇太后,众人散了,各自回宫。

  宜贵妃突然道:“皇后娘娘,老九前些日子给我送了些茶叶,产自福建,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永春佛手。我想着您刚好爱乌龙茶,想送给您尝个鲜。”

  乌龙茶的品种很多,闽浙总督没少进贡,到目前为止,乐盈喝过福建的、广东的、台湾的乌龙茶,对于宜贵妃“特意”要送给她的茶并不感兴趣,婉拒道:“既然是九阿哥的孝心,你就留着自己喝吧。”

  宜贵妃赔笑道:“哎呀,您知道我不爱茶,这好东西给我岂不是糟蹋了,娘娘您就收下吧。”

  她的眼神中带着一股恳求,乐盈想起宫里前几日发生的那一桩事,于是点点头,“好吧。”

  在其位,谋其职,若是顺手的人情,还是能帮则帮,建立和谐后宫呀。

  宜贵妃先派人回翊坤宫取茶叶,然后跟随乐盈去了承乾宫。

  果然所谓的送茶叶就是一个幌子,宜贵妃此次来的目的就明确,就是为了她的儿子五阿哥而来。

  五阿哥此人,在诸多的皇子中与众不同。

  他的兄弟们野心勃勃,他就跟没上进心一样,躺得非常平,整日乐呵呵的,从前在上书房读书时就是垫底的存在,等到进入朝堂当差,也相当于“投闲置散”,朝堂上重要的事轮不到他来做,他也没那个能力,顶多宗室、大臣们有人死了,通常这种时候就轮到五阿哥出马,代表皇室前去祭拜,除此之外,他几乎没干过什么说得上名头的事情。

  按理说这样一个皇子,即使在皇父面前挣不到好处,那也绝不会惹得皇上厌恶。但五阿哥这回却难得触犯了皇上的霉头,被玄烨在朝堂上削了一顿。

  事情是这样的,太后病重,五阿哥想着自己自小是由太后抚养长大,脑子一热,在朝堂上上书皇上,说什么皇阿玛年岁大了,身子本就不好,该将养着,至于照顾皇太后的事情就由他这个做儿子的代劳,不用皇阿玛您操劳。

  在普通人家,孙子代替老子照顾重病的祖母,很可以,但这可是皇室啊,玄烨作为皇帝,拿嫡母皇太后刷了一辈子的孝顺,临到老了,自个儿子要来抢这份差事,落到他眼里,那就是五阿哥在同他“争名夺权”,他干脆利落地把五阿哥喷回去。

  话说的非常不客气,“你老子还在呢,用得着你来多事!”

  伺候皇太后的事情由皇帝包全了,乐盈等后宫嫔妃作为皇帝的附属物不在被他忌讳的范围???内。但此事无疑是给众位皇子们提了一个醒,皇帝容不得旁人分他的权柄,但凡属于他皇帝特权,任何人不得染指。

  五阿哥目前灰头土脸待在自己府里,不敢进宫,唯恐再惹皇上大怒。

  宜贵妃同皇后要说的就是这件事。

  “娘娘,您也是看着老五长大的,他心地善良,最没心眼儿,其实说白了就是傻,”宜贵妃叹了一口气,“所以他才办了糊涂事,但妾敢发誓,五阿哥绝对没有旁的心思,他文不成武不就的,也没那个金刚钻去揽瓷器活儿呀。”

  这会儿要是德妃来乐盈面前呈情说她家的老四与老十四没有这个心思,乐盈肯定是不信的,宜贵妃这话她深信不疑,附和她说:“皇上以前也曾提过五阿哥是个孝顺长辈,友爱兄弟的人。”

  宜贵妃连忙道:“是啊,是啊,您是老五的皇额娘,您都这么看老五,其他人自然也是这么看的。妾就是担心皇上误会五阿哥,若是有机会请您在皇上面前替五阿哥美言几句,妾感激不尽。”

  举手之劳的事情,乐盈爽快地答应了宜贵妃。

  宜贵妃再三道谢,心满意足离开。

  紫檀笑道:“您倒是喜欢给自己招事儿!”

  乐盈摆弄桌子上的地球仪,漫不经心道:“你以为我是为宜贵妃、五阿哥母子,我实际上为的是皇上。”

  玄烨这人防儿子如同防贼,但矛盾的另一面则是他对父子亲情的需要与索取。他的那些个大儿子们各个都有一百个心眼儿,五阿哥算是难得纯良之人。

  当初九阿哥、十四阿哥怀毒替八阿哥保奏,那么多阿哥中,也只有五阿哥肯豁出性命劝玄烨。

  要是连五阿哥这个对皇位无心,真正关心皇父的儿子都寒了心,与玄烨生分了,那玄烨就太惨了,再没儿子肯拿一颗真心对待他(汉妃们生的那些年纪幼小的儿子除外)。

  乐盈找了一个机会,不着痕迹地为五阿哥说好话,玄烨肯听她的劝,自我反省道:“旁观者清,还是你看得明白,朕差点误会老五了。”

  既然误会解开,他便在乾清宫单独召见了几次五阿哥,还带着五阿哥一同去给皇太后请安探病。

  皇太后的临终关怀做得非常好,老太太于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仙逝宁寿宫。

  死后极尽哀荣,皇帝恸哭不已,几度晕厥。

  这种情况乐盈只在恭亲王福全的丧礼上见过玄烨如此,上回她疑心皇帝是外在型表演人格,表演大于真情流露,以夸张的表演感动世人,可这回她是真疑惑了,因为玄烨显见非常伤心,晕厥后,御医过来看诊,均神色凝重,劝慰皇上保重龙体。

  从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到来年的四月,皇太后的金棺正式下葬孝东陵,玄烨足足病了三个月,五月去畅春园休养,身子才逐渐转好。

  在此期间,朝堂上亦有好事发生,四阿哥主持户部大半年,手段凌厉,雷厉风行,收回了几百万两各省税银。

  有了钱,就该打仗了。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玄烨任命十四阿哥抚远大将军,征讨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他给予了十四阿哥最高的出征规格——天子出征之礼,同时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朝野内外一片哗然。

  第229章

  以往皇子们上战场,大多都是吉祥物属性,就是大阿哥算起来也没真正掌握过实权,当年攻打噶尔丹,大阿哥实际上在裕亲王福全麾下效力,听从这位王伯父的调遣。

  然而十四阿哥这回却不同,他是实打实掌握兵权,麾下三十万兵力,全权听从他的指挥。

  玄烨甚至降旨给青海等地的蒙古王公及八旗将领们,告诫他们“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大将军王所下达的指令如同皇帝的指令。

  由此可见,他对十四阿哥的重视与信任。

  今年三十岁(虚岁)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意气风发,身上的光环瞬间增加无数倍,他的一众兄弟们在他的光芒下黯淡无比。

  雄才大略的皇帝,诸如秦皇汉武,一辈子以开疆拓土,建立不世之功为己任,玄烨虽然不拿自己同秦皇汉武比较,但男人体内热血澎湃,有着“好斗喜战”不安分的因子,若不是他年事已高,此次他是一定要御驾亲征的。

  现在他派遣了十四阿哥做他的代表,在十四阿哥临行前,日日都召见十四阿哥,父子俩在乾清宫西暖阁商讨军务,玄烨悉心传授十四阿哥行军作战的经验,十四阿哥认真地记在心里,同时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父子俩相谈甚欢。

  谈得太尽兴,难免忘了吃饭的时间,魏珠不敢催促,只能去承乾宫请皇后。

  乐盈过来后,亲自去请这对父子用饭,十四阿哥连忙站起来,“皇额娘,劳烦您亲自过来,是儿子的错。”

  第一次被玄烨的这些大儿子们称呼“皇额娘”时,乐盈差点起鸡皮疙瘩,这些年听习惯了,还能面不改色打趣道:“政事要紧,身子也要紧,按时吃饭呀,这可是皇上您自己常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