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表妹生存攻略(清穿)第162节(2 / 2)


  乐盈同她们说话,四福晋神色恭敬,一板一眼地回话,她???脸上绝少露出笑容,这些年乐盈经常能见到她,但自从弘晖离开了,四福晋似乎再也未曾笑过了。

  李侧福晋还是原来那副爱说爱笑,爽利的模样,但她眼里的疲惫遮掩不住;年侧福晋话少,非常的斯文害羞。

  李侧福晋就打趣道:“瞧你,娘娘问你什么你大方地回答就行了,宫里谁不知道娘娘是个最最宽和的人,你作出这副样子,不知道还以为是别人故意欺负了你!”

  年侧福晋脸色通红,“妾无状,请皇后娘娘恕罪!”

  四福晋稳坐钓鱼台,对于两位侧福晋之间的事就当没听到没看到。

  乐盈可不爱看她们搞“宅斗”,不好意思,四阿哥现在还是不是未来的雍正四大爷,不能叫做“宫斗”。

  她道:“各人有各人的性格,你没犯什么错。好了,我也累了,你们去永和宫给德妃请安吧。”

  三人起身行礼,告辞,随后去了永和宫。

  德妃与四福晋这对婆媳关系原来还可以,随着这些年德妃与四阿哥母子关系越来越淡,她与四福晋的婆媳关系也淡了许多。

  四福晋等人来到永和宫时,十四阿哥的嫡福晋完颜氏与侧福晋舒舒觉罗氏也在。德妃与这两个儿媳妇谈笑风生,四福晋三人过来,反倒使屋里热络的气氛冷淡下来。

  德妃赏了年侧福晋一只翡翠镯子,就不再同她说话,只同四福晋说了几句话,四福晋是个会看眼色的人,问候过德妃的安,也不多留下来讨人厌,起身就告辞了。

  她们刚走,十四福晋就笑起来,“额娘,您看那个年氏娇娇弱弱的,身子一看就似乎不大强健,这样只怕于子嗣有所妨碍吧?”

  德妃的眉头皱起来,先前皇后把内务府新进包衣宫女的名录给她看,她让人把名录交给四阿哥,这位年氏是他亲自挑选的。

  十四现在有四子五女一共九个孩子,而老四只有三子一女四个孩子,其中还有两个是不满一岁仍在吃奶的小娃!皇上让他纳侍妾就是为了多多开枝散叶,可他选的是都些什么人啊?

  汉军旗包衣,出身低微,身子也不好。

  这些年,老四越发让她不好过了,德妃摇摇头,让自己不要去想这件事。

  她对两个儿媳妇道:“下次把弘春、弘明几个孩子带进来让我瞧瞧。”

  完颜氏笑道:“原本这次我们就想带几个小子进宫来瞧祖母,就怕他们太皮了惹着您头痛!”

  提到心爱的孙子们,德妃的心情好了许多,“不头疼,他们再皮能有十四小时候皮,你们不知道呀,他们的阿玛十四小时候……”

  屋里传出欢快的笑声。

  四福晋就当没听到,脸色一丝儿都不变。

  李侧福晋撇撇嘴,也不放在心上,她的心思放在更重要的地方,她的儿子弘时原来是四阿哥唯一的儿子,现在多了两个弟弟,以后得多管着他,督促他更加上进读书,如此才能博得他阿玛的欢心。

  至于年侧福晋脸上露出一丝恻然,她觉得四爷真可怜。

  她进了雍亲王府后,就听人说四爷生母德妃娘娘偏心十四阿哥,这次见面果然如此,德妃娘娘待十四阿哥的两位福晋都更好些呢。

  四爷没有亲额娘的疼爱,她会把她全部的爱都给四爷,年侧福晋在心里暗暗发誓。

  第215章

  乐盈转正成为皇后,工作跟从前没什么不同,但腰杆子挺得更直了呀,皇后之宝的玉印盖在文书上还是挺能唬人的。

  新年里她要在交泰殿接受公主、宗室福晋,以及内、外命妇们的朝拜,还得带着她们去坤宁宫,大家一起吃胙肉!

  二十年如一日的清水煮猪肉,骚味十足,配上咸菜也难吃,强忍着恶心咽下去,乐盈觉得年关算是熬过了。

  一直到正月十五上元节,宫里的过年除了祭祀等这些礼仪性的活动,其余的就是开大宴听大戏,每天都热热闹闹的。

  年过完了,在二月里,玄烨干了件大事,宣布一项政策,此政策八字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一时之间,朝廷内外歌功颂德者众多,人人称之为“仁慈君王”。

  学过历史的乐盈对这一条政策不予置评,不管怎么说,老康对比古代很多的封建皇帝,他确实算得上有仁心。

  宫里的人除了称赞皇帝仁慈,对于这条政策倒没多关注。宫女、侍卫们皆是旗人出身,而旗人是不用交税,且免除徭役的,像小雁、雪雀能内务府包衣出身的宫女,对税根本就没有概念。

  太监们是宫里地位最卑微的人,都来自于穷苦人家,他们心里清楚其中的门道,但更清楚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在这件大事之外,还有另外一件小事。

  老康的好基友老曹要千里迢迢从南京上京城看望他啦!

  当然这是乐盈的说法,按照官方的说法是曹寅进京述职,反正这俩要见面了。

  玄烨对着乐盈感慨,“朕与子清自康熙四十六年见面,至今已经五年未见了。”

  此刻的乐盈正在翻阅一卷全唐诗,随口问了一句,“子清是哪位?”

  玄烨道:“子清是曹寅的字,他的字还是朕给取的呢。”

  乐盈:“哦。”

  玄烨自顾自解释道:“清者,澄澈明净也,曹寅当得起一个清字。”

  天,他对曹寅的滤镜也太厚了吧。

  乐盈对老曹不感兴趣,继续翻阅她的全唐诗。

  谁知皇帝却不肯放过她,“乐盈,朕给你取个字吧?”

  乐盈十动然拒,“谢谢您,但还是不要了吧。风雅人讲究名、字、号,可我是俗人呀,您给我起个字,往后叫我时,我肯定都不知道在叫自己。”

  她使出话题转移大法,“对了,曹寅有号没有,不然您再给他赐个号?”

  玄烨道:“他自号为‘荔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