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东家[民国]第121节(2 / 2)


  大柳做事跟他师傅不大一样,柳先生孤傲,大柳要干脆很多,做事情这些年很有规章。

  --------------------

  第131章 试探

  宋旸谷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 看院门口的壕沟,人家有在挖,他跳进去一起。

  “你行吗?”有人仰着脸笑着问, 嗓门清澈又宏亮。

  宋旸谷折起来袖口, “我怎么不行的?”

  拿起来一把铁锹就开始产, 他当初跟着许老官,是挖过战壕的人, 战壕这样的工事建筑布置,跟这个防空洞一样复杂,挖的弯弯绕绕的, 这个的话大家都在挖,但是不一定好用, 但是积极性很高,挖就是了。

  北边的情况很严重,就跟之前说的一样, 政治就像是个小孩子,他们在不停止的利益纠纷中, 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立场。

  早前北边还帮我们打日本, 如今几年过去,蜜月期就结束了,进入了陈兵边界线的备战状态, 就连首都都要做好随时再来一战的状态。

  我们百废待兴,我们众志成城, 斗志昂扬,但是我们绝对不怕事儿。

  抗战这么多年, 全国人民的意志力是不可估量的, 我们能跟日本人打, 那么也能跟苏联继续打,谁也不要怕,撸起袖子来只能自己打,这是我们挨打这么多年,最深刻的一个道理。

  没有所谓的公平正义,扶桑为什么要捞钱,她为什么不在国内做呢,在国内做做早些年的时候,就不忍心,赚富人穷人的钱也好,都是自己家里的钱,不如去国外了。

  所谓的公平正义,是靠国人自己的强大去争取的,裁判在世界上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人,我们自己强大了,我们自己去主持公道,我们自己要的东西,自己去伸手得到。

  很缺钱,扶桑这辈子在做的事情,就是赚钱,攒钱,她花多少?

  她连自己的房产物业都没有一套,连自己的??x?小孩都没有考虑一下,宋旸谷有时候都觉得她苦难太多了,苦难太多的人一个特点,就是豁达,心胸的宽敞。

  有时候他都肉眼可见地看得到,觉得自己太太很辛苦,人家问扶桑跟小孩子,宋旸谷就解释,“很辛苦,她平时不太休息的,现在回家里睡一会,比较踏实。”

  孩子最好也不要起来,不然的话,满院子的跑,吵死了。

  宋旸谷挖的像模像样,就是翁荔英出来也多看一眼,笑了笑就烧火去了,看看,宋家的孩子,也会抗铁锹,她也能烧火。

  一会儿出来问宋旸谷,“你们都吃什么啊,我给做,孩子吃面条行不行?”

  大力听见了接话,“别忙活,我昨晚上说了,早上起来擀面条的,一早起来就做好了,等着孩子醒了我就开始煮,到时候给您端家里来。”

  翁荔英这些年,靠着大力照顾很多,不然家里没有一个外面跑的,针都买不来家里,她跟大力很亲,比看自己家里亲侄子都要好,“行,那就听你的,我再煮一锅稀饭,有咸菜,吃着也好吃。”

  早上起来少不了稀饭的,没有习惯也要喝豆汁儿,豆浆是不太喝的,现在公私合营改造,胡同口卖馄饨油炸鬼的,也都在早餐店里面干伙计了,有一份正儿八经的营生,按时按月的拿工资。

  她要去,但是觉得没必要花那个钱的,一个人生活时间长了,便不知不觉地节俭,不知不觉的清淡下来了,无欲无求的。

  等九点钟的时候,扶桑就起来了,她最晚最晚,九点钟也休息好了,她醒了,宋旸谷洗洗手,就把孩子都拉起来,桌子上围着满满当当的人,一个桌子就快摆不下了。

  小荣挨个给端面,三个孩子一人一碗,面条在盆里面长长的,淡黄色的里面加了鸡蛋揉面的,这样劲道又不容易断,手擀面他们是没太吃过的,家里没有人做。

  布谷能吃出来好坏,自己大口吃,吃东西都不是很文雅,但是都很爱吃饭,给什么吃什么,吃的稀里哗啦的。

  小三看着自己碗里面的少,不吭声,但是看筷子闲着的时候,他手就特别快,拿起来就扒拉面,但是勾不起来,悻悻地放下来筷子,端着碗用勺子吃,小荣要喂他。

  他自己用手掐着就开始吃了,一口一口嗦,看小荣一眼,意思是这样吃也很好,他不嫌弃他自己。

  扶桑很少吃面,这个东西,年轻时候吃一大碗不觉得多,但是现在就吃的少,老觉得太结实了,一碗面的话,感觉吃不完,吃一口吃一口的不见少,吃几口胃里面就很结实。

  吃的就很满,宋旸谷看她吃一口吃半天,自己吃完一碗就起来了,三个孩子吵死了,谁也没留神。

  一会儿回来,宋旸谷买了早点回来的,就胡同口那家的,买了一大兜子,还是那种老式的荷叶包法,油纸一包一包的。

  人家都要关门了,剩下里这些,宋旸谷就要了,五花八门的。

  放在桌子上,只拿出来一包枣糕,红枣馒头就是,带着微微的酸味,递给扶桑,“你尝尝——”

  就剩这一块儿了,他就没往桌子上放,扶桑接过来,他就把面端走了,自己几口就吃完了。

  吃完绝对不洗碗的,然后就出去了,屋子里闹的话,他又去挖地。

  人回来了,不能老让别人干是不是,家里也不是没人了。

  这些事情不是扶桑讲的,也不是她在娘家卖脸的,就是宋旸谷这个人吧,挺照着大路子走的,他虽然性格别扭又不说话,一顿饭他都不说一句话的,就话特别少。

  但是大面上的事情,大路子上的事情,每当你觉得这个人性格没救了,真的难相处的时候,他就给你来这么一个很靠谱的惊喜,

  特别给力的那种,特别的有责任担当,有时候扶桑就很想写一本书,给自己家里这一个奇怪先生的,奇奇怪怪,但是很有责任感。

  有时候甚至责任感比爱更重要,这是宋旸谷的一种行为准则,他把对自己太太的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放在爱自己太太之前。

  只能这样解释,爱一个人,所以对她很有责任感,所以很多事情,会从很奇特的角度为她考虑的很周全。

  等吃完午饭,宋旸谷出门,“布谷跟我一起去。”

  这还得了,宝珠第一个不愿意,小三也不愿意,宝珠有嘴,小三说不清楚,俩人叠着说。

  宋旸谷还是一句话,“今天带哥哥,下次带宝珠,按照顺序来,要有规矩。”

  宝珠想调整一下顺序,宋旸谷不干,“那你可以早生几年,你要回去重新生吗?回去的路挺远的。”

  冷笑话,扶桑就笑死了,招呼宝珠,“我建议你等下次,弟弟也在等。”

  没办法,没招儿。

  宋旸谷带布谷出去,他这个人对布谷爸爸做的事情很恼火,去找大柳,大柳这会儿在训练新兵的,布谷站在外面,很冷。

  宋旸谷这时候就心疼自己儿子,很心疼,一眨眼就长很大,懂事听话又聪明,比宋家人更像宋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