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5章(2 / 2)


  林一山按捺住那一丝心虚,粗着嗓子说:“对,我查了。赵工的宝贝侄子,一查一个准儿,我连他前妻都顺便查了。”说着话,突然伸手扣住许愿的脖子后面,往近处拉。逼得许愿身体前倾,不得已只好伸出双臂,撑住林一山的胸膛,两人面对面,距离又近了点,所以他调低了问音量:“你想不想知道,他为啥离婚?”

  许愿彻底无语。在她眼里,目前姚雪峰确实还是不相干的人,只是两次接触下来,这人彬彬有礼,行事积极果断,目的性很强,又不招人反感,许愿对他的印象还是不错,算得上许愿欣赏的那一种优秀。让林一山这么一闹,许愿又觉得,由于她的关系,这么一位品貌俱佳的成功人士被人肉,还被挖出婚姻隐私来,心里隐隐不安。

  四目相对,许愿望进林一山的眼睛里,无论如何也发不起火来。她双手撑着林一山的前胸,勉力维持一臂的距离:“你干吗去查人家?”

  在沿河步行的人眼里,护栏边俨然是一对情侣,头颈相偎,如胶似漆。

  林一山手上的力道渐渐放松,许愿徒劳挣扎两下,也不再努力挣脱,两人就这样近距离对望着。白日里的褥热褪去,河风送爽。

  许愿的心突然瘫了,同时失去了听觉,只剩下眼里的人。林一山还是一头短发,和二人刚认识时一样,风吹动他额头的发丝,更显得目光清澈。

  不知道多少女人被这双眼睛盯瘫了——许愿失能失智,头脑里猛然冒出这一句话。

  “像今天这样过不好吗?”林一山松开手,身体后仰,靠在石栏上,目光没有离开许愿。

  ☆、五十四

  许愿并没有把姚雪峰放在去留的砝码上。林一山经历了严阵以待的一番调查后, 也觉得自己多此一举, 他从ktv离开的路上,心里百感交集, 一忽儿觉得许愿真的要跟别人走了;一忽儿又自嘲

  百战百胜又如何,偏偏搞不定这一个;一忽儿又恨起许愿,自己掏心掏肺也捂不热这个石头;一忽儿又可怜起自己, 如果不是一腔执念, 现在说不定已经儿孙满堂了……想了一路,第二天就

  找人查了姚海涛。

  其实在许愿当晚到家之前,林一山就平复了情绪。

  刚刚的一番话, 他也看到了许愿的反应,进一步证实了,是自己的醋意伤及无辜。

  许愿没有答话。林一山背对着河,对岸是的路灯弯弯绕绕, 绵延很远。“跟我过不好吗?”林一山追问,却像是自言自语。

  沉默稍许,许愿转身往回走, 林一山也知道问不出答案——两个人的深深浅浅,又岂是一问一答能水落石出的, 随即跟上。

  许愿脚步不慢,不出百米, 林一山就落在后面。两人边走边聊,时间已过去许久,这一刻河畔人少, 零星几人,各自归家。许愿突然转过身来,看着不远处的林一山。

  林一山依旧心事重重,有些话已经说了,但辞不达意,显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话憋在胸口,想说,又不甘心,不说,又怕就此蹉跎。

  许愿看不到这些,他只看到滨河路璀璨灯影下、夜色里,一位眉目不展的英俊男士,磨磨蹭蹭往前挪步,此刻也望着她。

  夜色微醺,许愿大声喊了一句:“快走!”

  对方不为所动。

  许愿忍着笑意,向他招手:“快走,不然我到家锁门。”

  等到林一山敢上来,二人并肩而行时,许愿又说不出话来,浸泡在内心涌起的许多情绪里。

  两个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许愿才缓缓开口。“你跟我在白溪时爬过一座山,你还记得吗?”

  林一山千算万算,没想到她把这个当成开场白。但是他记得,那几天发生的事情,小道吃了什么饭,天气如何,两个人说了什么话,都历历在目。

  李一山嗯了一声,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我们在山顶的寺庙门前,停留了一会儿,当时寺庙前还有一个人,你记得吗?”

  饶是林一山的记忆力再强大,也不会记得一个擦肩而过的游客。他很坦诚,看着许愿,等待她的下文。

  “后来我去南宁出差,在卯山的寺庙前又碰见了她。”说到这里许愿陷入回忆。

  其实两个场景在他大脑里回放了不下百遍,老人家的话也被许愿默念了很多遍,此刻,他要组织语言,把整件事情完整地表述出来,但这不是最难的。与此同时,她还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正视自己史无前例的勇气,战胜自己对未知和莽撞的恐惧。

  “她可能换了一身衣服,也可能没有换,携着五湖四海的风尘,站在寺庙的香烛台前。”说到这里许愿顿了顿,转头看着林一山:“你应该不记得这个人。”

  林一山在调动大脑里的回忆,所以他没有马上回答许愿。

  虽然没有听懂许愿这个开场白,可是林一山凭直觉认定,这个路人是改变许愿想法,让他打破沉默,主动倾诉的关键人物。

  二人走了一段,远远的,能看见小区的入口。林一山放慢脚步,也拖住了许愿:“我好像想起来了……咱们走慢一点。”

  “是不是……那个祷告的阿姨?你在旁边看了人家好几眼?”也得亏在白溪的那几天,故事情节简单,人物关系单一,心许愿这么一提醒,林一山居然记起了那个山上的游客。

  “你看,你对他有印象是不是?”林一山记得这位阿姨,许愿略感意外,但更多的是惊喜。

  “她怎么了?南陵碰上的人是她吗?”这件事情实在是巧合,也有点匪夷所思,她不知道许愿借此表达什么,但是林一山在认真听。

  “因为在白溪见到她,我就对她有印象,所以在卯山再见,几乎第一时间就认出来了。”说话间,二人已经走到小区门口,保安室亮着灯,没有车辆往来,所以起落竿是放下来的,保安坐在

  保安室门口的折叠板凳上,手里握着起落竿遥控器。见到许、林二人,热情地打招呼,林一山对人向来彬彬有礼,此刻忙回以微笑致意,拉着许愿紧走两步,示意她继续说。

  “下山时,我们坐了同一辆中巴车……”许愿开始回忆。

  同车乘客有父母带着小孩子,每当车子拐弯或急刹,那孩子就兴奋地吼叫,妈妈试图制止,但孩子哪是听管制的。车开到一处“胳膊肘弯儿”,印象中,这是最险要的跳段,上山是爬坡,下

  山是下坡,所以险要程度更甚。

  卯山上的中巴司机早已驾轻就熟,俯冲速度不减,全车人身体都随着车体角度倾斜,那男孩又开始尖叫,同时,后排座有几声惊呼,许愿慌忙回头看,男孩甩出妈妈的怀里,向过道另一侧摔

  过去。

  过道另一侧的乘客从容地稳稳抱住孩子,右手挡在孩子的头和前排座椅扶手之间,孩子终于停止了尖叫,吓得嘴撇了又撇,要哭又不敢。

  其他乘客也意识到了孩子面临的危险,但车子急拐弯加俯冲的惯性之下,人人身不由己。孩子的妈妈勉强维持身体平衡,连忙向人道谢,操着江南口音。

  许愿抬眼一看,被谢的正这那位白溪老人。